[發明專利]有機化合物及包含該有機化合物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和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88233.7 | 申請日: | 202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957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天天;楊敏;楊雷;藏研;張孔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萊特眾成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86 | 分類號: | C07D209/86;C07D405/14;C07D409/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區科技園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化合物 包含 有機 電致發光 器件 電子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及包含該有機化合物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和電子裝置,屬于有機電致發光領域。本申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如式1所示,所述有機化合物應用于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可顯著改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有機電致發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有機化合物及包含該有機化合物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和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超薄、自發光、視角寬、響應快、發光效率高、溫度適應性好、生產工藝簡單、驅動電壓低、能耗低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平板顯示、柔性顯示、固態照明和車載顯示等行業。
目前,對于綠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而言,磷光型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為主要的發展方向,且主要用于移動電話、車載等顯示設備。然而,關于綠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仍然存在發光效率降低和壽命縮短等問題,從而導致器件性能下降。因此,磷光主體材料必須要解決這些效率或壽命問題,需要不斷地開發高效率,長壽命,適于量產的用于有機發光器件的新材料。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申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有機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和電子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低發光效率和壽命縮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根據本申請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該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如式1所示:
該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如式1所示:
其中,L1、L2分別獨立地選自單鍵、碳原子數為6-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亞芳基、碳原子數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亞雜芳基;
L3選自單鍵、碳原子數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亞芳基;
Ar1、Ar2分別獨立地選自碳原子數為6-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數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Ar3選自碳原子數為6-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R1、R2、R3、R4、R5、R6、R7、R8、R9、R10分別獨立地選自氫或氘,且R2、R3、R5和R6中的至少兩個為氘;
R11選自氫或氘;
n11為R11的個數,選自1、2或3,當n11大于1時,任意兩個R11相同或不同;
所述L1、L2、L3、Ar1、Ar2、Ar3中的取代基分別獨立地選自氘、鹵素基團、氰基、碳原子數為3-12的雜芳基、碳原子數為6-12的芳基、碳原子數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數為1-10的烷基、碳原子數為1-10的鹵代烷基、碳原子數為3-10的環烷基、碳原子數為2-10的雜環烷基、碳原子數為1-10的烷氧基;
任選地,在Ar1、Ar2、Ar3中,任意兩個相鄰的取代基形成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萊特眾成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萊特眾成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82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