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船舶電子設備的液冷系統及其調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88019.1 | 申請日: | 202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91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許璐;張坡;高蕾;高琰;管照杰;孔欣悅;黃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 地址: | 272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船舶 電子設備 系統 及其 調節 方法 | ||
1.一種用于船舶電子設備的液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液箱、液冷換熱裝置、液冷控制裝置和控制閥;
所述儲液箱內容置有冷卻液,所述液冷換熱裝置通過所述控制閥與所述儲液箱連通,所述船舶電子設備布置于所述液冷換熱裝置上,所述液冷換熱裝置用于接收所述儲液箱內的冷卻液,以對所述船舶電子設備進行換熱降溫;
所述液冷換熱裝置的一端位于船舶的底部,所述液冷換熱裝置通過所述船舶的底部與海水換熱,以對所述液冷換熱裝置內部流通的冷卻液降溫;
所述船舶電子設備和所述控制閥分別與所述液冷控制裝置電信號連接,所述船舶電子設備用于將自身的溫度信息輸送至所述液冷控制裝置處,所述液冷控制裝置用于根據所述船舶電子設備的溫度信息調節所述控制閥的開度,以調節所述儲液箱向所述液冷換熱裝置輸送冷卻液的流量;
所述液冷換熱裝置包括液壓泵、換熱器和液冷板;所述船舶電子設備安裝于所述液冷板上,所述液冷板與所述換熱器連通,所述換熱器通過所述液壓泵與所述儲液箱連通,所述儲液箱通過所述液壓泵向所述換熱器輸送冷卻液,以通過所述換熱器向所述液冷板輸送冷卻液;所述換熱器布置于所述船舶的底部,且所述換熱器與所述船舶的船體貼合,所述換熱器內的冷卻液通過船體與外部海水換熱降溫;
所述換熱器包括V型散熱管和連接管;所述V型散熱管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V型散熱管呈間隔布置于所述船舶的底部,所述V型散熱管隨著船體的形狀布置,且每個所述V型散熱管與所述船舶的船體表面貼合,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V型散熱管之間通過所述連接管連接;
還包括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的一端與所述船舶的船體連接,所述支撐裝置的另一端與所述換熱器連接,所述支撐裝置用于將所述V型散熱管與所述船舶的船體表面貼合;
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基座和彈性機構;所述支撐基座與所述船舶的船體連接,所述支撐基座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與船體表面之間具有夾角,所述V型散熱管布置于所述支撐桿的周邊,所述支撐基座通過所述彈性機構與所述V型散熱管的側壁連接,所述彈性機構具有令所述V型散熱管靠近所述船體表面的彈性趨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電子設備的液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節溫器;
所述節溫器具有第一進口和第二進口,所述節溫器通過所述第一進口與所述換熱器連通,所述節溫器通過所述第二進口與所述液壓泵連通,所述液壓泵用于將所述儲液箱內的冷卻液輸送至所述節溫器位置處,所述節溫器用于將所述換熱器輸送的冷卻液和所述儲液箱內的冷卻液混合輸送至所述液冷板處;
所述節溫器對所述換熱器的開度與對所述儲液箱的開度的總和為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船舶電子設備的液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管道壓力檢測裝置、第一溫度檢測裝置和第二溫度檢測裝置;
所述第一溫度檢測裝置和所述第二溫度檢測裝置分別與所述液冷控制裝置電信號連接,所述第一溫度檢測裝置位于所述儲液箱的出口位置,用于檢測所述儲液箱輸出的初始冷卻液的溫度,并將此初始冷卻液的溫度信息輸送至所述液冷控制裝置處;
所述第二溫度檢測裝置位于所述換熱器和所述節溫器之間,所述第二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經所述換熱器降溫后的冷卻液溫度,并將此降溫后的冷卻液溫度信息輸送至所述液冷控制裝置處;
所述液冷控制裝置與所述節溫器電信號連接,所述液冷控制裝置用于對所述初始冷卻液的溫度和降溫后的冷卻液溫度進行計算,以得出經所述節溫器混合后的冷卻液的理論溫度信息,所述液冷控制裝置用于根據混合后的循環冷卻液的理論溫度對應控制所述節溫器對所述換熱器的開度;
所述管道壓力檢測裝置和所述液壓泵分別與所述液冷控制裝置電信號連接,所述換熱器與所述液冷板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管道壓力檢測裝置位于所述管道上,所述壓力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管道內部流通的冷卻液的壓力信息,并將此壓力信息輸送至所述液冷控制裝置處,所述液冷控制裝置預設有壓力閾值,所述液冷控制裝置用于根據壓力閾值對應限制所述液壓泵的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未經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80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