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和具有該尾翼的直讀式CTD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84890.4 | 申請日: | 202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56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宋振杰;孫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G8/14 | 分類號: | B63G8/14;B63G8/00;B63C11/34;G01C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程文棟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旋轉 尾翼 具有 直讀 ctd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包括使得直讀式CTD在圓周方向上防止水下旋轉的防轉件,所述防轉件連接于直讀式CTD的采水架上。優選的,所述防轉件包括支撐骨架和高強度防水布,所述高強度防水布設置于支撐骨架上。優選的,所述支撐骨架包括耐壓浮力桿和不銹鋼骨架,所述耐壓浮力桿設置于不銹鋼骨架的上部。優選的,還包括用于收納高強度防水布的收納支架,所述收納支架固定連接于采水架上,所述耐壓浮力桿和不銹鋼骨架分別轉動連接于收納支架。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直讀式CTD。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和具有該尾翼的直讀式CTD,可以在水下實現自動展開,出水后自動折疊,用以防止其在水下旋轉造成鋼纜損傷,確保海洋儀器設備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調查輔助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和具有該尾翼的直讀式CTD。
背景技術
溫鹽深剖面儀(本發明中或被簡稱為“CTD”)可以測量海水的溫鹽深剖面結構,在海洋調查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海洋調查中的最為重要常規調查設備之一。幾乎所有的科學考察船都會配備CTD,有些科考船為了保證航次的順利實施,會配備多臺套CTD作為備份。如果CTD出現損壞,整個航次的作業內容將會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會導致整個調查工作無法繼續進行。
由于直讀式CTD具有實時現場監控和實時數據回傳功能,所以這種CTD一直受到海洋調查及科學家的青睞。直讀式CTD需要通過鎧裝電纜和水下單元聯通,這種鎧裝電纜無法加裝常規轉環,只能以固定的姿態與水下單元連接。以往的觀測數據告訴我們,CTD水下單元在水下始終處于旋轉狀態,特別是深水或流場復雜海域,CTD投放一次可以旋轉100圈以上。這種旋轉的力量無法通過轉環來釋放,加上設備自重較大,這種旋轉扭力很難繞過滑輪,只能積攢到纜繩的末端?;厥者^程中經常出現鋼纜打結的現象,在高海況下甚至由于船舶的搖擺和顛簸造成鋼纜在打結處繃斷,造成設備丟失。由于扭力長期得不到釋放,有時鋼纜打結扭斷現象發生在幾千米的水下,加之水下溫度低(2℃左右)導致鋼纜強度降低,也會直接造成CTD設備的丟失。
這種直讀式CTD經常出現鋼纜打結等狀況,特別是高海況下超過3000米水深海域的大深度投放,幾乎每次投放都會出現鋼纜損傷。鋼纜損傷之后必須截掉一部分,重新制作鋼纜和水下電纜的接頭,如果臨時接線至少要2個小時,如果采用硫化橡膠則需要等待24個小時才能繼續使用。這種工作費時費力,直接影響海洋調查作業的正常進行。現有技術中通過加裝電轉環把旋轉的力量在水中卸掉,但是該方法成本高,對加裝的電轉環的性能要求高。
因此,現有技術亟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和具有該尾翼的直讀式CTD。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和具有該尾翼的直讀式CTD,可以在水下實現自動展開,出水后自動折疊,用以防止其在水下旋轉造成鋼纜損傷,確保海洋儀器設備的安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水下防旋轉尾翼,包括使得直讀式CTD在圓周方向上防止水下旋轉的防轉件,所述防轉件連接于直讀式CTD的采水架上。
如上所述的水下防旋轉尾翼,所述防轉件包括支撐骨架和高強度防水布,所述高強度防水布設置于支撐骨架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如上所述的水下防旋轉尾翼,所述支撐骨架固定連接于一側的采水架上。當直讀式CTD設備處于水下時,防轉件使得直讀式CTD呈不對稱結構,具有防轉件的尾翼起到舵的作用,防止CTD水下系統在受到海流的沖擊下發生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48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