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84030.0 | 申請日: | 202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77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化山;陳凌;張佳;方寶;鄒穩;梁江濤;李佩錦;邱兆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6 | 分類號: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劉秋芳;李欣榮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生活 污水處理 吸附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吸附劑,由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制備而成:污泥焚燒灰渣55~75重量份,膨潤土25~30重量份,硅藻土15~20重量份,殼聚糖4~6重量份,聚丙烯酰胺1~3重量份。本發明所述吸附劑以污泥焚燒灰渣為主要原料,原料易得、價格低廉,成本低、無污染,并可實現污泥焚燒灰渣的資源化利用;同時,該吸附劑采用特定含量組分,可實現較好的相互作用,所得產品比表面積大且催化性能好,能夠吸附污染物及催化分解有機物,對生活污水表現出優異的凈化效果;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泥焚燒灰渣資源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處理污泥的方法主要包括發酵堆肥、填埋、海洋投棄和焚燒等;其中污泥焚燒以其占地面積少、無菌、焚燒灰渣可循環利用等優點,逐漸成為一種可靠而有效的污泥處理方法。如今,世界各國已經開始深入研究污泥焚燒后的灰渣的有效利用,如何實現污泥焚燒灰渣的資源化利用已經逐漸引起關注。
廢水吸附處理法是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法中的一種,利用多孔性固體(稱為吸附劑)吸附廢水中某一種或幾種污染物(稱為吸附質),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污染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目前傳統吸附劑是活性炭,其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去除率高;但活性炭的再生效率低,處理水質很難達到回用要求,且成本高,應用受到限制。在廢水處理中還可以使用爐渣、焦炭、硅藻土、褐煤、泥煤、粘土等廉價吸附劑,不過它們的吸附容量小,去除污染物的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吸附劑,它以污泥焚燒灰渣為主要原料,成本低、無污染,可實現污泥焚燒灰渣的循環利用,同時可對生活污水表現出優異的凈化效果;且涉及的制備方法較簡單、適合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吸附劑,各組分及其所占重量份數包括:污泥焚燒灰渣55~75份,膨潤土25~30份,硅藻土15~20份,殼聚糖4~6份,聚丙烯酰胺1~3份。
優選的,所述污泥焚燒灰渣由生活污泥依次經反稀釋、脫水、熱干化處理和焚燒制備而成。
上述方案中,采用的生活污泥的來源沒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城市污泥即可。所述生活污泥的含水率優選為70~90%,更優選為80%。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稀釋的目的是將生活污泥的含水率調整至90~99%,優選為95%;脫水的目的是將上述含水率較高的泥漿脫水至含水率為55~65%,優選為60%,得到污泥泥餅。本發明對所述脫水的設備沒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板框壓濾脫水系統即可。
上述方案中,所述熱干化處理的目的是將上述污泥泥餅的含水率降至35~45%,優選為40%;對熱干化處理采用的設備沒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污泥干化機即可;所述污泥泥餅通過輸送設備至該污泥干化機。
上述方案中,所述焚燒的溫度優選為950~1050℃,更優選為1000℃。本發明對所述焚燒的設備沒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污泥焚燒系統即可;熱干化處理后的污泥泥餅通過輸送設備至該污泥焚燒系統;焚燒過程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焚燒灰渣除富含硅鋁物質外,還具有較高的表面積和一定的離子交換能力。
優選的,所述污泥焚燒灰渣在使用前,進行預處理,用于脫除殘留在污泥焚燒灰渣中的重金屬,保證后期應用的安全性;具體預處理步驟包括:在污泥焚燒灰渣中添加重金屬去除劑,然后采用高溫熱法工藝,得到預處理后的污泥焚燒灰渣。
上述方案照中,所述重金屬去除劑優選包括CaCl2和/或MgO,其用量為污泥焚燒灰渣質量的1~2%;所述高溫熱法工藝的溫度優選為900~1000℃,更優選為9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40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