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79344.1 | 申請日: | 202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12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寧建國;孫國慶;王俊;史新帥;閆汝瑜;杜明浩;張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7 | 分類號: | G01N3/307;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趙龍群 |
| 地址: | 26659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錨固 體抗動載 沖擊 性能 原位 測量 裝置 測試 方法 | ||
1.一種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射裝置、發射頭、導桿、底座、殼體、高壓氣瓶、壓力傳感器、數據采集裝置和數據處理裝置,其中,
殼體為中空圓柱體,殼體一端設置有底座,底座內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底座上設置有導桿,導桿上設置有發射頭,發射頭上方設置有發射裝置,發射裝置外接有高壓氣瓶,發射裝置和壓力傳感器均連接至數據采集裝置,數據采集裝置連接有數據處理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發射裝置包括環筒、第一發射器和第二發射器,環筒內對稱設置有第一發射器和第二發射器,第一發射器和第二發射器結構相同,環筒上設置有進氣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發射器內設置有隔層,隔層將第一發射器分為上下兩部分容腔,第一發射器內設置有調壓活塞,調壓活塞的活塞桿貫穿隔層,調壓活塞的圓盤置于隔層上方容腔內,圓盤上方容腔為第一氣腔,第一氣腔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進氣口,第一氣腔頂部設置有第一出氣口,圓盤下方容腔為第二氣腔,第二氣腔側壁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和第二出氣口,第二氣腔內徑小于第一氣腔,隔層下方容腔為第三氣腔,第三氣腔側壁上設置有第三進氣口,第三氣腔底部設置有發射腔,發射腔內徑與調壓活塞的活塞桿直徑相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發射裝置與高壓氣瓶之間設置有壓閥組,壓閥組包括壓力表和閥門。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殼體上設置有激光測速儀,激光測速儀連接有數據采集裝置,通過激光測速儀獲取發射頭釋放初速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發射頭為圓筒狀,發射頭直徑與殼體內徑相同。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導桿頂部設置有聯接頭,導桿通過聯接頭連接錨桿。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聯接頭為圓筒狀,聯接頭內設置有螺紋,導桿上設置有螺紋,聯接頭通過內螺紋連接導桿和錨桿,導桿底部通過螺紋連接有底座。
9.一種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驟如下:
(1)將要進行測試的錨桿的螺母卸除,并露出錨桿懸端,利用聯接頭將錨桿懸端與導桿的上端連接,將發射裝置安裝于聯接頭上方的錨桿上,發射頭套裝于導桿上,發射頭與發射裝置通過錨固劑相連,然后安裝殼體和底座,發射裝置外接高壓氣瓶;
(2)打開高壓氣瓶,輸入氣壓值,高壓氣瓶內的氣體進入發射裝置,發射裝置啟動,發射腔瞬間放出氣體,推動下方的發射頭運行,發射頭獲得初速度,撞擊底座;
(3)若輸入氣壓值所給初速度過大,則受到發射頭撞擊的底座帶動錨桿向下運動,調小輸入氣壓值,重復步驟(2),直到得出錨桿抗沖臨界氣壓值;相反,若輸入氣壓值過小,則錨桿位置不變,增大輸入氣壓值,重復步驟(2),直至錨桿被拉動,得到錨桿的抗沖臨界氣壓值。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錨固體抗動載沖擊性能原位測量裝置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發射裝置的啟動過程如下:
a、第一進氣口打開,高壓氣體進入第一氣腔,推動調壓活塞運動至最下端,然后關閉第一進氣口;
b、第二進氣口打開,高壓氣體進入第二氣腔,第一氣腔與第二氣腔氣壓相同,第二氣腔內徑小于第一氣腔,故氣流推動調壓活塞上移,氣體不在進入第二氣腔時,關閉第二進氣口;
c、第三進氣口打開,高壓氣體進入第三氣腔,氣體不在進入第三氣腔時,關閉第三進氣口;
d、打開第一出氣口,第一氣腔內氣壓突降,調壓活塞迅速運動至第一氣腔頂端,調壓活塞的活塞桿移出發射腔,高壓氣體瞬間釋放,推動發射頭下行,撞擊底座;
e、打開第二出氣口,釋放第二氣腔內的氣體,發射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7934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小米醇溶蛋白肽
- 下一篇:一種受熱均勻的分層式烘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