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76232.0 | 申請日: | 202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68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土大廚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17/20;C05F17/8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張黃化***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聚生超活 土壤 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復合肥料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具有成本低和無污染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原料重量份為:秸稈1000公斤,餅粉20公斤,餅粉由花生餅、豆餅、棉籽餅、菜籽餅等比例制作而成,益生菌5公斤,畜禽糞便200公斤,畜禽糞便由雞糞、豬糞、羊糞等比例混合而成,石灰粉30公斤;本發明,無污染、無公害,具有加速有機物質分解作用,為作物制造或轉化速效養分提供動力,同時菌劑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潛在養分的作用,活化土壤、增加肥效,對土壤中氮的轉化率達到5?13.6%;對土壤中磷、鉀的轉化率可達到7?15.7%和8?16.6%。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肥料,是提供一種或一種以上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類物質,肥料種類很多,有氮、磷、鉀等化學肥料,有豆粕、動物糞便、農業廢棄物等有機肥料,還有生物菌等生物肥料,還有硅、鎂、鐵、硼、硒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同作物由于不同的生長習性、不同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需要結合不同的作物品種,研究不同的肥料,非常需要,以提高作物的品質與生長速度,增加農作物營養與保健價值,增進人類健康,以造福人類。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具有成本低和無污染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原料重量份為:秸稈1000公斤,餅粉20公斤,餅粉由花生餅、豆餅、棉籽餅、菜籽餅等比例制作而成,益生菌5公斤,畜禽糞便200公斤,畜禽糞便由雞糞、豬糞、羊糞等比例混合而成,石灰粉30公斤。
優選的,將秸稈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秸稈中水分較少,用水浸濕,保證水分適當,20公斤餅粉同1公斤益生菌拌勻,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全部倒入粉碎機中粉碎。
優選的,將粉碎后的原料倒入攪拌機中攪拌,期間加入30公斤石灰粉,并均勻地把拌有益生菌的餅粉撒在浸濕過的秸稈表面,然后堆成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條形堆,用塑料布蓋好。
優選的,經過24小時堆內溫度可達到50℃左右,48小時溫度可達到70℃左右,經過幾天的持續高溫,堆溫逐步下降,大約兩周時間,發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蟲卵、草籽及病原菌全部被殺死,秸稈變為褐色或者黑褐色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無污染、無公害,具有加速有機物質分解作用,為作物制造或轉化速效養分提供動力,同時菌劑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潛在養分的作用。
2、本發明,活化土壤、增加肥效,對土壤中氮的轉化率達到5-13.6%;對土壤中磷、鉀的轉化率可達到7-15.7%和8-16.6%。
3、本發明,低成本、高產出,在生育期較短的第三、四積溫帶,生物有機復合肥可替代化肥進行一次性施肥,降低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含聚生超活土壤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原料重量份為:秸稈1000公斤,餅粉20公斤,餅粉由花生餅、豆餅、棉籽餅、菜籽餅等比例制作而成,益生菌5公斤,畜禽糞便200公斤,畜禽糞便由雞糞、豬糞、羊糞等比例混合而成,石灰粉30公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土大廚肥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土大廚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762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