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73984.1 | 申請日: | 202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18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王善強;張林;吳永生;汪鵬飛;張立;柏家亮;余春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1/16 | 分類號: | F28C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張紹陽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塔 防凍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包括冷卻塔散熱盤管,還包括冷卻水循環裝置、防凍液循環裝置和吹掃裝置,冷卻塔散熱盤管通過循環水管路與冷卻水循環裝置連接,冷卻塔散熱盤管通過防凍液管路與防凍液循環裝置連接,吹掃裝置通過吹掃管路與循環水管路和防凍液管路連接。本發明能夠有效解決閉式冷卻塔內銅制盤管冬季的防凍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凍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
背景技術
循環水冷卻塔,按散熱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和閉式,是對冷水經過冷卻設備后產生的熱水通過水塔內部的機構散去熱量,達到再次循環使用的目的。
本次所述冷卻塔為閉式冷卻塔,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由冷水經設備熱交換器等機構換熱產生熱水,進入冷卻塔內密閉銅制盤管內循環,冷卻塔塔底另有二次側循環水循環系統,通過水泵抽取塔池內循環水從塔頂往下向銅制盤管噴淋,再由塔頂風扇抽風把熱量帶走。
閉式冷卻塔具有冷卻水封閉,水質干凈且損耗小的優點。但當冬季溫度在零度以下時,機組意外停機檢修或生產放假時,由于銅制盤管直徑較小、管壁較薄且多組環繞,管路也較長,盤管內的水無法自行排出,塔體結構均按利于散熱設計,導致冬季停機塔內銅制盤管結冰膨脹、損壞,維修更換成本較高、周期長且難度大。
為解決防凍問題,目前通常在循環水內添加不同比例的防凍液,可以解決冬季一定條件下閉式冷卻塔的防凍需求。這種方案存在的問題:以用于發動機試驗的冷卻循環水為例,當防凍液按百分之三十比例添加,防止零下15℃寒冬為例。用于冷卻設備水池的循環水超100噸,使用防凍液至少30噸,運營成本較高;影響發動機試驗進氣空調的加濕精度(需要循壞水保持發動機進氣濕度);循環水使用有損耗補水會出現稀釋,防凍液比例難以保證;維修清洗水池含防凍液的水直接排放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它能夠有效解決閉式冷卻塔內銅制盤管冬季的防凍需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包括冷卻塔散熱盤管,還包括冷卻水循環裝置、防凍液循環裝置和吹掃裝置,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通過循環水管路與所述冷卻水循環裝置連接,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通過防凍液管路與所述防凍液循環裝置連接,所述吹掃裝置通過吹掃管路與所述循環水管路和所述防凍液管路連接。
前述的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中,優選地,所述冷卻水循環裝置包括冷卻水水箱和冷卻水循環泵,所述循環水管路包括冷卻水出水管和冷卻水回水管,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的進水端通過所述冷卻水出水管與所述冷卻水水箱的出水端連接,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的出水端通過所述冷卻水回水管與所述冷卻水水箱的回水端連接,所述冷卻水水箱的出水端設置有所述冷卻水循環泵。
前述的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中,優選地,所述冷卻水出水管上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冷卻水回水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
前述的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中,優選地,所述冷卻水出水管上連接有熱交換器。
前述的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中,優選地,所述防凍液循環裝置包括防凍液箱和防凍液循環泵,所述防凍液管路包括防凍液出液管和防凍液回液管,所述防凍液出液管的一端與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的進水端連通,所述防凍液出液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防凍液循環泵與所述防凍液箱的出液口連接,所述防凍液回液管的一端與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的出水端連接,所述防凍液回液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防凍液箱的回液口連接。
前述的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中,優選地,所述防凍液出液管上靠近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進水端的位置設置有第三閥門,所述防凍液回液管上靠近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出水端的位置設置有第四閥門。
前述的閉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中,優選地,所述吹掃裝置為壓縮空氣罐,所述吹掃管路包括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壓縮空氣罐的出氣口連接,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的進水端連接,所述出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冷卻塔散熱盤管的出水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739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