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71835.1 | 申請日: | 202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015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光新;朱俊樂;張立杰;彭明;胡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斯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T15/0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洪銘福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快 模型 數據 渲染 方法 系統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通過服務器獲取存儲于預設的緩存數據庫的初始建筑數據模型;對初始建筑數據模型進行預處理,得到目標建筑模型數據;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的終端請求;根據終端請求反饋檢測指令至終端設備,終端設備根據檢測指令對預設的本地數據庫進行檢測處理;若檢測到本地數據庫存在目標建筑模型數據,從終端設備的本地數據庫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得到第一終端建筑模型數據,并根據第一終端建筑模型數據進行圖像渲染。通過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提高在終端設備上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的效率,從而提高對目標建筑模型數據進行渲染的速度,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化模型,是建筑行業信息化的核心,其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建筑物構件的幾何信息、非幾何信息等囊括在一個3D模型中,方便查看、計算和管理建筑。
相關技術中,隨著建筑規模的增大,BIM模型的文件數據大小和對電腦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隨之出現的BIM模型輕量化技術,是對模型的核心數據進行壓縮轉換,保存在云端,不需要專業軟件,即可隨時在各類終端上加載顯示。但即使模型輕量化后,文件大小能減少幾倍甚至十幾倍,對于超大體量的模型來說,文件數據可能還是很大。因此,用戶從服務器上獲取數據以查看輕量化模型仍是一個問題,在加載過程中會受到網絡帶寬及客戶端性能的制約,如何有效的加快BIM模型數據的加載以進行渲染,仍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能夠提高在終端設備上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的效率,從而提高對目標建筑模型數據進行渲染的速度,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
根據本發明申請的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包括:
服務器獲取存儲于預設的緩存數據庫的初始建筑數據模型;
服務端對初始建筑數據模型進行預處理,得到目標建筑模型數據;
服務器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的終端請求;
服務器根據終端請求反饋檢測指令至終端設備,終端設備根據檢測指令對預設的本地數據庫進行檢測處理;
若檢測到本地數據庫存在目標建筑模型數據,從終端設備的本地數據庫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得到第一終端建筑模型數據,并根據第一終端建筑模型數據進行圖像渲染。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服務器獲取存儲于預設的緩存數據庫的初始建筑數據模型;服務端對初始建筑數據模型進行預處理,得到目標建筑模型數據;服務器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的終端請求;服務器根據終端請求反饋檢測指令至終端設備,終端設備根據檢測指令對預設的本地數據庫進行檢測處理;若檢測到本地數據庫存在目標建筑模型數據,從終端設備的本地數據庫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得到第一終端建筑模型數據,并根據第一終端建筑模型數據進行圖像渲染,能夠提高在終端設備上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的效率,從而提高對目標建筑模型數據進行渲染的速度,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
根據本發明申請的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加快模型數據渲染的方法,還包括:
若檢測到本地數據庫未存在目標建筑模型數據,終端設備從服務器加載目標建筑模型數據至本地數據庫,得到第二終端建筑模型數據,并根據第二終端建筑模型數據進行圖像渲染。
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包括:
服務器對初始建筑數據模型進行輕量化處理,得到輕量化建筑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斯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斯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718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