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聲聲操控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70205.2 | 申請日: | 2021-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69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騰;楊曄;嚴飛;李永川;黃繼卿;鄭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3/00 | 分類號: | C12N13/00;C12N1/00;C12M1/42;C12M1/3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聲聲 操控 方法 | ||
1.一種超聲聲操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生物微粒進行處理,增加所述生物微粒的聲輻射力;
利用聲鑷裝置對所述處理后的生物微粒進行超聲聲操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微粒為具有光合作用的細胞、細菌或藻類,通過調節光照、調節培養基中二氧化碳含量、調節培養基的溫度、調節培養基中的水分含量或調節培養基中的礦物質含量中的一種或多種手段促進所述生物微粒的光合作用,增加所述生物微粒的聲輻射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微粒為萊茵衣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微粒為細胞或細菌,通過基因編輯的方式在細胞或細菌內產生氣體囊泡結構,增加所述生物微粒的聲輻射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微粒為細胞膜上有Piezo-1高度表達的細胞或細菌,通過吸附靶向微泡增加所述生物微粒的聲輻射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微粒為具有吞噬作用的細胞,通過吞噬微泡增加所述生物微粒的聲輻射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細胞為免疫細胞、干細胞或巨噬細胞。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鑷裝置包括電子系統和換能器陣列組件,所述電子系統的通道與所述換能器陣列組件的陣元一一對應;
所述換能器陣列組件用于將第一目標位置的聲源發射且經過生物微粒后的聲波信號采集下來,并將所述聲波信號提供給所述電子系統;
所述電子系統用于根據所述聲波信號激勵所述換能器陣列組件發射第二聲波,所述第二聲波用于在經過所述生物微粒后于所述第一目標位置聚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鑷裝置中,所述換能器陣列組件包括一個換能器陣列或者包括多個換能器陣列,所述換能器陣列與預設空間組合方式組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鑷裝置中,所述換能器陣列為平面陣列、線形陣列、環形陣列或弧面陣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7020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