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F6 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62141.1 | 申請日: | 202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19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趙躍;馬鳳翔;董王朝;朱峰;謝佳;王安靜;李大成;曹志成;袁小芳;宋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7/80 | 分類號: | G06T7/80;G06T7/30;G06T3/40;G01N21/3504;G01M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鄭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f base sub | ||
1.一種SF6氣體遙測視場同軸配準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軸配準支架(1)、夜視相機(2)、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底座(4)、緊定螺釘(5)、頂絲(6);所述的同軸配準支架(1)與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底座(4)均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夜視相機(2)安裝在同軸配準支架(1)的內部,同軸配準支架(1)的正面面板上開設有一個與夜視相機(2)的鏡頭相同的孔,夜視相機(2)的鏡頭安裝在孔中,在孔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設置有兩個緊定螺釘(5),在孔的左下角和右上角設置有兩個頂絲(6),兩個緊定螺釘(5)與兩個頂絲(6)分布在正方形的四個頂點,正方形的中心與夜視相機(2)的鏡頭的中心重合,兩個緊定螺釘(5)以及兩個頂絲(6)用于調節夜視相機(2)的視場;所述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固定在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底座(4)上;所述的夜視相機(2)的鏡頭與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的鏡頭等高同軸設置,夜視相機(2)的鏡頭與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的鏡頭之間的距離為d;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左偏,則左上角緊定螺絲(5)和左下角頂絲(6)擰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右偏,則右下角緊定螺絲(5)和右上角頂絲(6)擰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上偏,則左上角緊定螺絲(5)和右上角頂絲(6)擰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下偏,則右下角緊定螺絲(5)和左下角頂絲(6)擰出。
2.一種應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SF6氣體遙測視場同軸配準結構的配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圖像縮放因子標定:以棋盤紋目標板為背景,夜視相機(2)和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分別獲取棋盤板圖像,框選某一棋盤格,計算格中兩種圖像的像素總數,分別記為NPvisible和NPinfrared,計算紅外圖像縮放因子Q=NPvisible/NPinfrared,獲得縮放因子后,將整個紅外圖像按Q縮放;
S2、同軸調整配準:選取太陽為無限遠對準目標,移動移動整個同軸配準結構,先調整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的視場中軸對準對準太陽,再調整緊定螺釘(5)與頂絲(6)使夜視相機(2)視場中軸對準太陽,當夜視相機(2)和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兩個視場中軸都對準無限遠目標,則認為夜視相機(2)和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視場同軸;由于夜視相機(2)與紅外焦平面探測器(3)光軸存在距離d,平移像素使二者圖像上目標圖形重合,至此完成視場同軸配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整緊定螺釘(5)與頂絲(6)使夜視相機(2)視場中軸對準太陽的方法具體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左偏,則左上角緊定螺絲(5)和左下角頂絲(6)擰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右偏,則右下角緊定螺絲(5)和右上角頂絲(6)擰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上偏,則左上角緊定螺絲(5)和右上角頂絲(6)擰出;如果夜視相機(2)視場下偏,則右下角緊定螺絲(5)和左下角頂絲(6)擰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621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