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60403.0 | 申請日: | 202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67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小文;郭禹令;付林;汪鑫;王志國;滕沫;金曉光;李子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豐通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08 | 分類號: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華冰 |
| 地址: | 10007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海上 回收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包括船體、無人機、地面控制裝置以及位于船體上的回收裝置,其中:
地面控制裝置,用于發送降落指令至無人機,發送回收指令至回收裝置;
無人機,用于根據所述降落指令,進入回收航線;
回收裝置,用于根據所述回收指令對進入回收航線中的無人機進行掛索回收,將回收的無人機回旋至船體內的甲板,以摘取無人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裝置至少包括:
可回旋懸臂和控制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裝置根據所述回收指令對進入回收航線中的無人機進行掛索回收,將回收的無人機回旋至船體內的甲板,以摘取無人機,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回收指令,控制朝向船體外側的所述可回旋懸臂,對進入回收航線中的無人機進行掛索回收,在回收無人機后,控制器控制所述可回旋懸臂旋轉至船體內的甲板。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裝置發送降落指令至無人機,發送回收指令至回收裝置,包括:
發送降落指令至無人機,發送回收指令至回收裝置,以使無人機的回收航線與船體的航行方向保持指定安全夾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安全夾角為15度至35度。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裝置發送回收指令至回收裝置,包括:
地面控制裝置獲取人工輸入的地面控制參數,所述地面控制參數包括地面控制裝置相對于無人機的偏角;
基于地面控制參數生成回收指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參數包括以下參數至少之一:
橫向偏差、前后偏差、垂直偏差、偏角。
8.一種無人機海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應用于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中的地面控制裝置,其中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還包括船體、無人機以及位于船體上的回收裝置,該方法包括:
發送降落指令至無人機,以使無人機進入回收航線;
發送回收指令至回收裝置,以使回收裝置根據所述回收指令對進入回收航線中的無人機進行掛索回收,將回收的無人機回旋至船體內的甲板,以摘取無人機。
9.一種無人機海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應用于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中的位于船體上的回收裝置,其中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還包括船體、無人機以及地面控制裝置,該方法包括:
接收地面控制裝置發送的回收指令,所述回收指令是在所述地面控制裝置發送降落指令至無人機以使無人機進入回收航線時發送的;
根據所述回收指令對進入回收航線中的無人機進行掛索回收,將回收的無人機回旋至船體內的甲板,以摘取無人機。
10.一種無人機海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應用于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所述無人機海上回收系統包括船體、無人機、地面控制裝置以及位于船體上的回收裝置,該方法包括:
地面控制裝置發送降落指令至無人機;
無人機根據所述降落指令,進入回收航線;
地面控制裝置發送回收指令至回收裝置;
回收裝置根據所述回收指令對進入回收航線中的無人機進行掛索回收,將回收的無人機回旋至船體內的甲板,以摘取無人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豐通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海豐通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6040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