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54792.6 | 申請日: | 2021-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29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姜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海濤 |
| 主分類號: | A61K47/46 | 分類號: | A61K47/46;A61K31/7105;A61K31/713;A61K45/00;A61P1/16;C12N5/071 |
| 代理公司: | 沈陽一諾君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劉麗娟 |
| 地址: | 110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織 靶向 載藥外泌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包括膽組織靶向外泌體和裝載在膽組織靶向外泌體內的用于治療膽組織疾病的藥物,膽組織靶向外泌體來源于肝細胞;本發明的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能用于制備治療膽組織藥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把用于治療膽組織疾病的藥物裝載到膽組織靶向外泌體中,實現對膽組織疾病的靶向治療,提高膽組織疾病的治療效果,降低藥物毒副反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膽組織疾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如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膽管癌等。膽囊癌是臨床最常見的膽系腫瘤。膽囊癌早期癥狀隱匿,臨床確診時多屬中晚期,易發生局部侵犯、遠處轉移,是侵襲性最高的膽系腫瘤。膽囊癌總體預后較差,患者5年存活率不足5%。近年來,膽囊癌的診療由單一的外科治療轉變為由多學科協作組評估及手術聯合輔助治療為主導的綜合診療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膽囊癌患者的預后。
化療作為一種外科手術的輔助治療方案廣泛用于多種腫瘤性疾病的治療。目前用于膽囊癌的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吉西他濱、氟尿嘧啶、阿霉素等。傳統的化療方案多為以5-氟尿嘧啶為主的聯合化療,因其常引起較嚴重的毒副反應,故臨床應用有限。吉西他濱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腫瘤性疾病的化療藥物,其治療晚期膽囊癌的臨床療效也逐漸得到認可,成為失去手術機會的晚期膽囊癌患者的一線用藥。有研究顯示,晚期膽囊癌患者吉西他濱聯合鉑類化療藥物,治療有效率可達17%。但部分膽囊癌患者對化療藥不敏感,常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厭食、惡心,嘔吐、腹瀉、肝功能損害、脫發和骨髓抑制等。
因此,如何特異性的將藥物遞送到膽組織,增加藥物療效,提高患者對藥物敏感度,降低藥物在非特異性組織的毒副作用,是膽囊癌及膽管癌治療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因此,對膽囊及膽管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亟需解決在治療中,藥物療效降低,藥物在非特異性組織具有毒副作用的情況。
因此,制備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對膽組織相關疾病進行治療是亟需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解決使用藥物對膽組織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藥物療效降低,藥物在非特異性組織具有毒副作用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所述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包括膽組織靶向外泌體和裝載在膽組織靶向外泌體內的用于治療膽組織疾病的藥物,所述膽組織靶向外泌體來源于肝細胞。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肝細胞包括但不限于人肝細胞、動物肝細胞、人肝癌細胞、動物肝癌細胞和誘導多能干細胞誘導的肝細胞。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動物肝細胞和動物肝癌細胞中的動物包括但不限于猴、小鼠、大鼠和倉鼠;所述人肝細胞包括但不限于人肝細胞L-02、QSG-7701、HL-7702、WRL-68,人肝星形細胞LX-2,人肝永生化細胞THLE-3,人胎肝細胞HL-2、LC-1;人肝癌細胞系:HepG2、SMMC-7721、HHCC、PLC/PRF/5、HB611、BEL-7402、BEL-7404、BEL-7405。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用于治療膽組織疾病的藥物包括但不限于核酸類藥物、蛋白、抗體和小分子化藥。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核酸類藥物包括但不限于microRNA、siRNA、shRNA和mRNA。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膽組織靶向載藥外泌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海濤,未經姜海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547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