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32431.1 | 申請日: | 2021-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315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芬;閆芹芹;閆軍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33/25 | 分類號: | C07C233/25;C07C57/30;C07C231/24;C07C51/43;C08G8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域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張莉靜 |
| 地址: | 071002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乙酰 氨基 布洛芬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共晶的化學式為C8H9NO2·C13H18O2。所述共晶是將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按照摩爾比1:1~2投入到裝有甲醇或者乙腈溶劑的容器中,在22?28℃條件下恒溫震蕩4?10天,取出混合溶液,過濾,得到白色晶體,即為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本發明方法操作易行,可批量生產運用。同時因引入共晶形成物對乙酰氨基酚,使得布洛芬的溶解性增強,共晶中布洛芬的溶解度明顯高于布洛芬單體。此外,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同屬于神經系統類藥物,兩者結合更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晶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布洛芬(IBUP)屬于神經系統類藥物,具有消炎、解熱鎮痛作用,被廣泛應用于關節炎及創面疼痛等醫學領域,分子式為C13H18O2,又名異丁苯丙酸,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機溶劑,其化學結構如下所示:
對乙酰氨基酚(APAP)屬于神經系統類藥物,主治偏頭痛,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分子式為C8H9NO2,通常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結構式如下:
藥物共晶是以晶體工程學和超分子化學理論為背景,通過分子間非共價相互作用,以分子識別與自組裝的方式,將常溫下為固體的藥物活性成分(API)和共晶形成物(CCF)以固定化學計量比絡合得到新晶體。
布洛芬幾乎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嚴重阻礙了其藥物制劑類別。藥物共晶可以改善藥物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質,提高臨床治療作用,因此研究一種溶解性好的布洛芬藥物共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化學仿制藥物而言,通過藥物共晶形式可以豐富藥物固體類別形式,可以打破原料藥企業的專利保護,提高藥品的創新性和市場競爭力。但現有技術通常采用其他類別藥物制備成共晶,未見采用同一類別的神經系統類藥物制備成共晶,通過引入對乙酰氨基酚,藥效作用與布洛芬有相似之處,治療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望減少其它類藥物的副作用,達到最優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布洛芬藥物晶體溶解度不理想的問題。
本發明技術方案為:一種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所述共晶的化學式為C8H9NO2·C13H18O2,所述共晶的粉末衍射峰位置是6.09-6.10°,12.09-12.10°,15.51-15.52°, 18.17-18.18°,19.45-19.46°,20.14-20.15°,22.34-22.35°,23.45-23.46°。
所述對乙酰氨基酚的氨基、羰基與布洛芬的羰基通過氫鍵結合。
所述共晶采用混合溶液充分平衡法制備得到,其中,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按照摩爾比 1:1~2混合。
所述共晶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將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投入到裝有甲醇、乙腈或者丙酮溶劑的容器中,在22-28℃條件下恒溫震蕩4-10天,取出混合溶液,過濾,得到白色晶體,即為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藥物共晶。
布洛芬與溶劑的用量比為1.5-3.0g:25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大學,未經河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324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