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路智能沖破的油壓棒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28622.0 | 申請日: | 2021-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10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靈松;王珺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川瑪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18 | 分類號: | F16F9/18;F16F9/36;F16F9/56;F16F9/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路 智能 沖破 油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路智能沖破的油壓棒,包括依次軸向連接的油壓固定座及油壓管;還包括裝入油壓固定座內的旋轉調整桿、設置在油壓管內部的通油管以及旋轉定向座、油路調整閥,旋轉定向座與旋轉調整桿軸向套接,油路調整閥與旋轉定向座軸向套接并通過銷釘鎖止;還包括活塞及具有軸向通槽的活塞桿,活塞的下端外壁卡設有卡簧,卡簧與活塞的上端之間設置有套設在活塞下端外壁的彈簧三,彈簧三與活塞的上端之間設置有套設在活塞下端外壁的油門片,且油門片在所述彈簧三的作用力下軸向封閉通槽。本發明在騎行時前叉受到瞬間沖擊力,油壓棒保持在鎖死狀態時也可以將油路打開,從而實現智能沖破,從而使騎行者在平路騎行時得到良好的騎行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路智能沖破的油壓棒。
背景技術
前叉部件在自行車結構中處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位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自行車的導向系統。避震前叉在騎行中受力,前叉被壓縮到達極點后再回彈到原來長度,不斷重復以達到減輕車手身體受力的作用。
現有的油壓式避震前叉工作時,通過對整體油壓棒進行受力感應,多頻段感應記錄于芯片內,遇到受力時從芯片記憶中提取相應的開啟油門通油量,從而達到打開油路的目的。現有技術由于采用單一的重力沖破,例如,設定為超過20kgf可沖破,將油壓棒調節為鎖死狀態,當受力大于20kgf時,油路將瞬間打開,低于20kgf時,油路將保持長久關閉,從而存在油路沖破方式單一而導致的鎖死功能不穩定、動作不順暢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油路智能沖破的油壓棒,包括依次軸向設置的油壓固定座及油壓管,所述油壓固定座具有軸向的安裝通孔;
所述油壓固定座包括軸向連接的大直徑部及小直徑部,所述大直徑部的外壁具有外螺紋以用于連接外接管體,所述小直徑部的外徑與所述油壓管的內徑適配且所述小直徑部的內壁具有內螺紋;所述小直徑部的外壁徑向設置有密封槽一且所述密封槽一內套設有O型圈二,所述小直徑部軸向裝入所述油壓管的上端口并通過所述O型圈二密封;
還包括旋轉調整桿,所述旋轉調整桿的外壁徑向設置有密封槽二且所述密封槽二內套設有油封二,所述旋轉調整桿軸向裝入所述油壓固定座的安裝通孔內并通過所述油封二密封;
還包括軸向設置在所述油壓管內部的通油管,所述通油管的上端設置有外螺紋并配合所述油壓固定座小直徑部的內螺紋實現軸向螺紋連接;所述通油管的下端外壁設置有密封槽三且所述密封槽三內套設有O型圈三,通過所述O型圈三實現所述通油管下端與油壓管之間的密封;
還包括旋轉定向座及油路調整閥,所述旋轉定向座的上端套設在所述旋轉調整桿的下端外部,所述油路調整閥的上部軸向裝入所述旋轉定向座內并通過銷釘鎖止;所述油路調整閥的下端通過上固定座鎖緊并通過設置在所述上固定座外壁密封槽四內的O型圈一密封;
還包括套設在所述油路調整閥上部的彈簧一,所述通油管的內壁徑向設置有位于所述旋轉定向座與所述油路調整閥下部之間的限位內圈,所述油路調整閥的上部軸向穿過所述限位內圈一,且所述彈簧一位于所述旋轉定向座的下端與所述通油管的限位內圈一之間;
還包括軸向連接的活塞及活塞桿,所述活塞的外壁密封槽五內套設有O型圈四用于所述活塞與油壓管之間的密封;所述活塞桿的下端還軸向安裝有底座并通過套設在所述底座外壁密封槽六內的O型圈八密封;所述活塞具有軸向設置的通槽用于軸向連通所述活塞的上下兩側,所述活塞的下端外壁限位槽內卡設有卡簧,所述卡簧與所述活塞的上端之間設置有套設在所述活塞下端外壁的彈簧三,所述彈簧三與所述活塞的上端之間設置有套設在所述活塞下端外壁的油門片,且所述油門片在所述彈簧三的作用力下軸向封閉所述通槽;
還包括軸向設置在所述油壓管下端內側的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外壁密封槽七內套設有O型圈五用于所述下固定座與油壓管之間的密封;所述活塞桿軸向穿過所述下固定座的通孔并通過卡設在所述下固定座內壁密封槽八內的O型圈六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川瑪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川瑪工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286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