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驅鳥器遮蔽裝置及驅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01904.1 | 申請日: | 2021-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94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7 |
| 發明(設計)人: | 龍振超;王懷永;芮兆坤;李茂林;袁甲;梁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鄒平市供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29/00 | 分類號: | A01M29/00 |
| 代理公司: | 淄博匯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邊雁 |
| 地址: | 256200 山東省濱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鳥器 遮蔽 裝置 | ||
1.一種驅鳥器遮蔽裝置,設置于以光伏板(b)做動力源的驅鳥器(a)上,用以遮蔽驅鳥器(a)的光伏板(b),其特征在于:
包括:
安裝基礎(1),設置在驅鳥器后端面;
翻轉總成(2),設置在安裝基礎(1)上;
遮蔽總成(3),設置在翻轉總成(2)上,用以遮蔽驅鳥器(a)的光伏板(b);
所述安裝基礎(1)包括設置在驅鳥器(a)后端面的后置縱板(11)、垂直設在后置縱板(11)左側的平直橫板(12)、設在平直橫板(12)上的弧形插孔(13)、成型于平直橫板(12)下端面左側的膨出凸塊(14);
所述翻轉總成(2)包括鉸接在平直橫板(12)上端前方的第一斜臂(21)、鉸接在平直橫板(12)上端后方的第二斜臂(22)、連接所述第一斜臂(21)遠端和第二斜臂(22)遠端的鉸接連板(23),所述第一斜臂(21)和第二斜臂(22)平行且等長;
所述遮蔽總成(3)設在鉸接連板(23)上;
所述第二斜臂(22)上端還設有用以插手的提拉把手(22a);
第一斜臂(21)遠端左側成型有主動錐齒輪(21a);
所述遮蔽總成(3)包括:
固定轉軸(31),設在所述鉸接連板(23)上端面右側,所述固定轉軸(31)外壁成型有環形凹槽(31a);
從動錐齒輪(32),可轉動的設在固定轉軸(31)上,所述從動錐齒輪(32)中心設有用以容納固定轉軸(31)的轉軸插孔(32a)、所述轉軸插孔(32a)內壁還設有與環形凹槽(31a)轉動配合的限位凸環(32b),所述從動錐齒輪(32)與主動錐齒輪(21a)嚙合;
遮蔽蓋板(33),固定在所述從動錐齒輪(32)上端面;
還包括調節裝置(4),所述調節裝置(4)包括主動搖臂(41)、中間齒組(42)、從動擺臂(43);
所述主動搖臂(41)包括設在所述平直橫板(12)后方的搖臂轉孔(41a)、成型于搖臂轉孔(41a)前端的限位圓環(41b)、可轉動的設在搖臂轉孔(41a)內的主動蝸桿(41c)、成型于主動蝸桿(41c)前端并可轉動的設在限位圓環(41b)內的限位圓盤(41d),所述主動蝸桿(41c)后端還垂直設有橫置連桿(41e),所述橫置連桿(41e)止端還沿前后方向設有手持握把(41f);
所述中間齒組(42)包括沿左右方向設在所述搖臂轉孔(41a)前半部分下沿的蝸輪轉孔(42a)、同心設在蝸輪轉孔(42a)左側的齒輪轉孔(42b),所述齒輪轉孔(42b)下沿在膨出凸塊(14)下端開口設置,所述中間齒組(42)還包括可轉動的設在蝸輪轉孔(42a)內并與主動蝸桿(41c)嚙合的從動蝸輪(42c)、同心設在從動蝸輪(42c)左側的驅動齒輪(42d),所述驅動齒輪(42d)下沿突出于膨出凸塊(14)下沿設置;
所述從動擺臂(43)包括由第二斜臂(22)后端向后上方伸展的上斜擺桿(43a)、由上斜擺桿(43a)上端沿圓弧軌跡向后下方向伸展的弧形齒條(43b),所述弧形齒條(43b)內沿成型有輪齒并與驅動齒輪(42d)嚙合,所述弧形齒條(43b)左右方向的中部位置還成型有用以容許主動蝸桿(41c)穿過的弧形穿孔(43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驅鳥器遮蔽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從動蝸輪(42c)與驅動齒輪(42d)之間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鄒平市供電有限公司,未經鄒平市供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019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加捻機自動上絲系統
- 下一篇:一種接樁器及使用該接樁器的替打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