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兒童康復用手臂鍛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01115.8 | 申請日: | 2021-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536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12 | 分類號: | A63B23/12;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 地址: | 463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兒童 康復 用手 鍛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兒童康復用手臂鍛煉裝置,包括:安裝箱體、手臂鍛煉機構以及不完全齒輪機構;手臂鍛煉機構設置有兩組,分別設置在安裝箱體的兩個大側面上;不完全齒輪機構包括套設在轉軸上的主動齒輪和與其嚙合的從動齒輪,還包括支撐軸,豎直設置在安裝箱體并且從動齒輪套設在支撐軸上,支撐軸的上端穿過安裝箱體的上側壁后連接有三棱柱,三棱柱的每個側面上均設置有顯示屏,三棱柱為空心結構且其上端面為開口結構,三棱柱內部螺紋連接有圓柱滑塊,三棱柱內部上側還設置有與顯示屏連接的控制開關;本發明解決了兒童做手臂康復訓練時不積極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鍛煉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兒童康復用手臂鍛煉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配合上肢進行康復鍛煉的裝置沒有專門針對兒童設計的裝置,兒童做事情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普通的康復訓練裝置無法引起兒童的興趣,導致兒童做康復鍛煉的積極性不高以致使每次的訓練量不達標,這樣往往不利于兒童的手臂快速恢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兒童康復用手臂鍛煉裝置,提供了一種能吸引兒童興趣并且能監測兒童完成每次最低訓練任務的手臂鍛煉裝置。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兒童康復用手臂鍛煉裝置,包括:
安裝箱體,為空心結構且豎直設置在地面上;
手臂鍛煉機構,設置有兩組,分別設置在安裝箱體的兩個大側面上,手臂鍛煉機構包括水平設置在安裝箱體內部的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安裝箱體的兩個大側面,且其兩端均分別連接有曲柄搖桿機構,安裝箱體的兩個大側面上還依次連接有第一鉸接四桿機構和第二鉸接四桿機構,曲柄搖桿機構上的搖桿還與第一鉸接四桿機構連接,第二鉸接四桿機構上還連接有手環;
不完全齒輪機構,包括套設在轉軸上的主動齒輪和與其嚙合的從動齒輪,還包括支撐軸,豎直設置在安裝箱體并且從動齒輪套設在支撐軸上,支撐軸的上端穿過安裝箱體的上側壁后連接有三棱柱,三棱柱的每個側面上均設置有顯示屏,三棱柱為空心結構且其上端面為開口結構,三棱柱內部螺紋連接有圓柱滑塊,三棱柱內部上側還設置有與顯示屏連接的控制開關。
第一鉸接四桿機構包括依次前后鉸接為一體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與第四連桿,第二鉸接四桿機構包括依次前后鉸接為一體的第一連桿、第五連桿、第六連桿與第七連桿,曲柄搖桿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轉軸上的轉動輪和第四連桿,第一連桿的頂端鉸接在安裝箱體的側面上,第四連桿的兩端分別鉸接在第一連桿的中部與轉動輪上,第三連桿的頂端鉸接在第四連桿的中部,第二連桿的兩端分別鉸接在第三連桿的底端與第一連桿的底端,第五連桿的頂端鉸接在第一連桿的底端并且第五連桿與第二連桿固定,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之間的鉸接軸與第一連桿和第五連桿之間的鉸接軸同軸,第七連桿的頂端鉸接在第一連桿的中部,第五連桿的底端與第七連桿的底端分別鉸接在第六連桿上,手環通過固定桿連接在第六連桿上。
圓柱滑塊的頂面設置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內設置有鋼球。
鋼球的直徑不大于三棱柱的內徑。
圓柱滑塊與三棱柱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
安裝箱體的每個大側面上均設置有凹槽,每個凹槽內均設置有U型板,U型板的開口遠離安裝箱體,U型板內設置有上半夾筒和下半夾筒,上半夾筒和下半夾筒分別與U型板的上下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
U型板可拆卸連接于凹槽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兒童康復用手臂鍛煉裝置,只有當兒童的訓練量到達規定的訓練量時,才可以觸碰與顯示屏連接的控制開關被打開,控制開關打開后與其連接的顯示屏才可以播放兒童喜歡的電視節目,通過該方式可以吸引兒童不斷進行鍛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未經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011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虹吸水力循環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功率因數預測模型的無功補償調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