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96082.2 | 申請日: | 2021-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584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長紅;曾智帆;廖梓鵬;辜志勇;冼嘉輝;黃雅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10/00;G06Q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劉艷玲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頻率 檢測 含水 塑料瓶 處理 方法 裝置 | ||
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及裝置,其方法包括:對待回收的垃圾進行識別,若識別結果為塑料瓶,則敲擊塑料瓶,并獲取敲擊波形,對敲擊波形進行解析,得到波形頻率,若波形頻率大于第一閾值,則判定塑料瓶中存留有廢水,并啟動含水塑料瓶回收流程,本申請通過多傳感器與機器視覺的融合實現對含水塑料瓶的識別,并利用敲擊瓶身獲得的波形數據,通過分析頻率判斷瓶中廢水存在情況,實現對含水塑料瓶的智能回收,不但減輕了回收機器的工作壓力,還避免了回收機器被塑料瓶內的廢水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瓶是人類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現在針對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目前已經展開許久,主要的方法是人工回收和機器人識別回收,但是針對含水塑料瓶的回收方向,如果人工回收則耗時費力,需要人工打開每一個含水塑料瓶再清空,目前存在一種單一機械,直接對瓶子進行破瓶操作,釋放污水,但是這個方法需要人工對塑料瓶進行分類,同樣耗費人力,而現存的智能機器人回收裝置基本都不對含水塑料瓶進行處理,直接回收,如果是移動式機器人就會,會加重機器負擔,同時會將清空瓶子這一工作遺留到整條回收線末尾,后期還需識別,再進行處理,而本發明的優勢在于在回收線的開始就進行破瓶處理,減少回收線的壓力。目前市面上的破瓶技術呈現出非智能的狀態,更多時候是一種單一的機械機構進行破瓶,不能智能識別,且會對瓶子造成較大損毀。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更好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及裝置,旨在解決含水塑料瓶的回收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包括:
對待回收的垃圾進行識別;
若識別結果為塑料瓶,則敲擊塑料瓶,并獲取敲擊波形數據;
對敲擊波形數據進行解析,得到波形頻率,若波形頻率大于第一閾值,則判定塑料瓶中存留有廢水,并啟動含水塑料瓶回收流程。
一種實施方式中,對待回收的垃圾進行識別,包括:
若識別結果不為塑料瓶,則進行正常回收流程。
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閾值為敲擊空塑料瓶得到的波形頻率。
一種實施方式中,含水塑料瓶回收流程包括:
對塑料瓶進行切割后,進行排水操作,同時對塑料瓶表面進行壓力檢測,當壓力小于第二閾值時,啟動正常回收流程。
一種實施方式中,對塑料瓶進行切割后,進行排水操作,包括:
使用OpencCV對切割處進行裂縫檢測,若檢測裂縫未達到第三閾值,則重復切割操作,若檢測裂縫達到第三閾值,則進行排水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識別系統,用于對待回收的垃圾進行識別;
塑料瓶檢測系統,若識別結果為塑料瓶,則敲擊塑料瓶,并獲取敲擊波形數據;
塑料瓶回收系統,對敲擊波形數據進行解析,得到波形頻率,若波形頻率大于閾值,則判定塑料瓶中存留有廢水,并啟動含水塑料瓶回收流程。
第三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裝置,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處理器執行計算機程序時,實現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的一種基于頻率檢測的含水塑料瓶處理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大學,未經廣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960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