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截短側耳素類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細菌中的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389716.1 | 申請日: | 202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094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映前;丁艷艷;賀穎慧;馬越;安俊霞;張智軍;趙文斌;楊程杰;王藝榮;朱麗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45/02 | 分類號: | A01N45/02;A01P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00 甘肅省蘭***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耳 化合物 植物 病原 細菌 中的 用途 | ||
本發明屬于藥物化學領域,公開了一種截短側耳素類化合物在防治由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oryzae?ACCC?11602、柑橘潰瘍病病原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和馬鈴薯黑脛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aACCC?19901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用途。截短側耳素類等上市化合物作為抗植物病原細菌劑具有廣譜、高效等特點,具有進一步研究與開發的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天然藥物化學領域,公開了截短側耳素類化合物在防治由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oryzae?ACCC?11602、柑橘潰瘍病病原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和馬鈴薯黑脛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a?ACCC?19901引起的農業細菌性病害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細菌性病害是農作物最難防治的一類病害,每年都對全世界農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全世界細菌性作物病害約有500多種,而我國主要的細菌性作物病害有近70種。其中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sp.)細菌,如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柑橘潰瘍病病原菌是生命力強、致病性高、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兩種植物病原細菌。據估計,每年全世界的馬鈴薯產量因細菌性病害減少25%。然而現有防治植物細菌性病害的化學農藥由于長期使用和濫用導致植物病害的抗性(resistance)、再增猖獗(resurgence)及農藥殘留超標(residue)等“3R”問題而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因此,急需探索和開發新型高效的殺菌劑作為替代性殺菌劑,以應對農藥領域目前面臨的問題。
由于上市藥物已經經過系統的藥效和生物學以及毒性研究,與全新藥物的研發相比,老藥新用的研發具有成功率相對較高、研發周期短且開發成本低等優點。截短側耳素是由側耳菌產生的一類廣譜的二萜烯類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從而達到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目前截短側耳素類抗生素主要用于由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支原體以及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人或動物疾病的治療。我們在大量篩選抗菌化合物的過程中,發現截短側耳素類化合物對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oryzae?ACCC?11602、柑橘潰瘍病病原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馬鈴薯黑脛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aACCC?19901的表現出優異的抑制作用。然而尚未有其關于抗植物病原細菌活性的報道,因此可以作為先導進一步開發為新型抗植物病原細菌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截短側耳素類殺菌劑,用于防治由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柑橘潰瘍病病原菌、馬鈴薯黑脛病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用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法:
通過二倍稀釋法測定截短側耳素、鹽酸沃尼妙林化合物100、50、25、……μg/mL時對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oryzae?ACCC?11602、柑橘潰瘍病病原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和馬鈴薯黑脛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aACCC?19901的抑制率,其中最低抑制濃度(MIC)定義為抑制率大于90%的最低濃度。
本發明提供的截短側耳素類化合物作為新型抗植物病原細菌劑,具有以下優勢:
1)殺菌譜廣。本發明的截短側耳素類化合物對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柑橘潰瘍病病原菌、馬鈴薯黑脛病病原菌等不同種屬的細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2)殺菌活性高。化合物鹽酸沃尼妙林對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的MIC值低至0.78μg/mL,可作為新的殺植物病原細菌先導進行生物合理性設計與開發。
3)開發商業化藥劑的抗植物病原細菌新作用屬于“老藥新用”策略,大大降低了藥物的研發成本與周期。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大學,未經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897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頁巖磚生產用運輸裝置
- 下一篇:星月投影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