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電力電纜及電纜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89348.0 | 申請日: | 202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63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華;陳廣;丁揚;高正平;劉偉;張建國;陶加貴;李成鋼;熊漢武;樊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B13/34 | 分類號: | H01B13/34;H01B13/24;H01B13/14;H01B13/00;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36;H01B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雪 |
| 地址: | 21002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電力電纜 電纜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電力電纜技術領域,公開一種智能電力電纜及電纜制造方法,該電纜包括纜芯、若干個雙頻RFID標簽以及護套結構,所述護套結構包括外護套層,所述外護套層套設于所述纜芯的外周,若干個所述雙頻RFID標簽均設置于所述纜芯與所述外護套層之間,若干個所述雙頻RFID標簽沿所述電纜的軸向間隔排列。本發明的雙頻RFID標簽能夠實時檢測電纜的運行信息,滿足監控預警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電力電纜及電纜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城市建設發展迅速,道路改造、管線穿越,市政、地鐵、天然氣管道等城市建設,導致電纜線路多次移位改造,使原有地下電纜通道相對位置變化較多,造成部分電纜線路路徑通道不清晰。此外,隨著電力線路的改造,架空線落地工程越來越多,電力電纜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高壓電纜投運,電纜通道內電纜擺放受到電纜空間的局限性,導致同路徑并行電纜增多,電纜線路識別不易,運維人員不易分辨電纜信息,使線路排查工作難度增加。當同一溝道內某條電纜發生故障時,雖然能夠找到故障點,但是電纜標識僅在變電站進口處可看到,該故障電纜信息無法很快得到確認,大大影響搶修時間,使電纜故障處理效率低,同時也帶來社會負面影響。
在故障搶修、電纜巡視工作中,電纜通道內電力電纜如何快速識別、電纜信息如何完善、工作效率如何得以改善,電力電纜運行資料的可靠性等,是當今電力電纜運行維護的重要課題。目前,電力電纜現場電子化管理以及電力電纜信息化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的解決辦法為:在施工現場,在電纜外部采用RFID標簽人工賦碼工作。涉及二次發碼綁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加之持續不斷的電網工程建設,增量資產源入網,資產賦碼貼簽工作困難重重。同時,存量設備現場賦碼無法對生產監造、物流配送、倉儲管理等業務提供有效支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電力電纜及電纜制造方法,能夠快速確認電纜的運行信息。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智能電力電纜,包括纜芯、若干個雙頻RFID標簽以及護套結構,所述護套結構包括外護套層,所述外護套層包裹于所述纜芯的外周,若干個所述雙頻RFID標簽均設置于所述纜芯與所述外護套層之間,若干個所述雙頻RFID標簽沿所述電纜的軸向間隔排列。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雙頻RFID標簽為條形片狀結構。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相鄰的兩個所述雙頻RFID標簽之間的距離為1m。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纜芯包括填充材料以及若干根線芯,若干根所述線芯相互絞合,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線芯與所述護套結構之間。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線芯設置為三根。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線芯包括導體和導體屏蔽層,所述導體屏蔽層套設于所述導體的外周。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體為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由若干根裸銅單絲絞合制成;或,所述導體為鋁導體;所述鋁導體由若干根裸鋁單絲絞合制成。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每根所述裸銅單絲的直徑范圍是2.21mm至3.50mm,所述銅導體的直徑范圍為6.0mm至34.1mm;
每根所述裸鋁單絲的直徑范圍是2.16mm至4.30mm,所述鋁導體的直徑范圍為6.0mm至34.0mm。
作為一種可選的技術方案,當所述導體為所述鋁導體時,若所述鋁導體的橫截面在70mm2及以下時,則所述纜芯的節徑比為22至28,若所述鋁導體的橫截面大于70mm2,則所述纜芯的節徑比為25至35;
當所述導體為所述銅導體時,則所述纜芯的節徑比為25至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893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