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區生態修復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88591.0 | 申請日: | 202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97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遲光宇;朱彬;陳欣;魯彩艷;馬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4/00;A01G24/10;A01G24/12;A01G24/15;A01G24/17;A01G24/20;A01G24/22;C05F17/20;C05G3/00;C05G3/6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生態 修復 基質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煤礦區生態修復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涉及礦區生態修復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煤礦區生態修復基質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煤矸石60~70份、粉煤灰20~30份、露天礦剝離廢物40~50份、煤泥30~40份、秸稈20~30份、糞便20~30份、農田保水劑10~20份、微生物菌劑3~5份。本發明的生態修復基質配方合理,能顯著提高沙棘的出苗率,減少死亡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區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煤礦區生態修復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沈陽煤礦區分為沈南和沈北兩大礦區。煤礦開采后會造成地面坍塌,有機質含量降低,不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只有土壤的性狀得到改良,植物才可以在此生長。目前主要采用客土填埋的方法進行土壤改良,如果客土來源于礦區,由于煤礦開采已經導致土地資源緊缺,沒有多余的土來填補這種空缺,以至于無法實現土壤改良;如果客土從其他地區移來,會浪費許多物力、財力。并且煤礦開采后的固體廢棄物的堆積會嚴重影響種植區的環境。如何利用采礦后的固體廢棄物進行煤礦區作物生態基質修復現有技術并未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采礦后的固體廢棄物進行煤礦區生態基質的修復,尤其涉及一種煤礦區生態修復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煤礦區生態修復基質,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
煤矸石60~70份、粉煤灰20~30份、露天礦剝離廢物40~50份、煤泥30~40份、秸稈20~30份、糞便20~30份、農田保水劑10~20份、微生物菌劑3~5份。
作為優選,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
煤矸石62~68份、粉煤灰22~28份、露天礦剝離廢物42~48份、煤泥32~38份、秸稈22~28份、糞便22~28份、農田保水劑12~18份、微生物菌劑3.5~4.5份。
作為優選,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
煤矸石65份、粉煤灰25份、露天礦剝離廢物45份、煤泥35份、秸稈25份、糞便25份、農田保水劑15份、微生物菌劑4份。
作為優選,所述煤矸石、粉煤灰、露天礦剝離廢物、煤泥、秸稈的粒徑≤5cm;
所述秸稈為玉米、大豆和/或高粱秸稈;
所述糞便為雞糞、羊糞和/或豬糞。
作為優選,所述微生物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菌劑和哈茨木霉菌菌劑;
所述微生物菌劑中枯草芽孢桿菌菌劑與哈茨木霉菌菌劑的重量比為1:1~3;
每克枯草芽孢桿菌菌劑的活菌數200億;
每克哈茨木霉菌菌劑的活菌數10億。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生態修復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煤矸石、粉煤灰、露天礦剝離廢物、煤泥混合,得到底層生態修復基質;
(2)將秸稈、糞便和微生物菌劑混合得發酵料,將所述發酵料堆積發酵20~26d,得到腐熟有機肥;
(3)將腐熟有機肥與農田保水劑混合后鋪設于底層生態修復基質的上層,得到生態修復基質。
作為優選,所述堆積發酵時,發酵料的含水量為50~60%;
所述堆積發酵時發酵堆的中心溫度為30~60℃,
當發酵堆的中心溫度60℃時立即翻堆。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生態修復基質在作物育苗方面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885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置式游標永磁電機
- 下一篇:云臺攝像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