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過時CSI的可重構智能表面輔助MIMO傳輸中的雙時間尺度優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70756.1 | 申請日: | 202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01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呂鐵軍;曹亞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7/0413 | 分類號: | H04B7/0413;H04B7/0426;H04B7/0456;H04B7/06;G06N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過時 csi 可重構 智能 表面 輔助 mimo 傳輸 中的 時間 尺度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可重構智能表面(IRS)輔助MIMO系統的雙時間尺度波束賦形方法,該方法在大時間尺度上基于統計信道狀態信息(CSI)對IRS進行相對不頻繁的配置,在小尺度上基于過時CSI對基站(BS)功率分配進行頻繁更新。具體方法為,在小尺度上設計了一種克服過時CSI的傳輸結構,并利用得到最優小尺度功率分配的閉式解,在大尺度上提出一種基于小批量采樣的粒子群優化(mbs?PSO)算法,在減少信道采樣的情況下,預測性地優化大尺度IRS配置。本發明專利采用IRS輔助MIMO的雙時間尺度傳輸方案,可以有效抵抗過時CSI引起的信號流間干擾,且所提算法在快時變信道中,不需要過多的級聯信道估計和IRS配置開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IRS輔助的MIMO通信系統中的雙時間尺度設計方法。確切地說,該方案考慮了實際信道估計面臨的過時效應,針對過時CSI設計了一種改進的收發結構,并以最大化平均可達速率為目標,聯合優化長期的IRS配置和短期的功率分配,屬于無線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移動通信對高數據速率的需求,5G中提出MIMO技術,以支持高頻譜效率。IRS已被確定為MIMO系統的一種有吸引力的補充技術,以提高譜效和能效。由于IRS主要由低成本無源的超材料元件組成,它們可以與現有的MIMO系統一起密集部署,以一種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大幅提高譜效。目前可以證明BS所需的發射功率可以隨著IRS元件數目的增加近似二次減小,且與現有的中繼系統相比,IRS的可達能效更高。
完美的瞬時CSI(I-CSI)對于獲得IRS的預期收益至關重要。由于CSI的估計技術在實際實施上并不完美,通常在BS端應用信號處理技術時獲得的CSI已經過時,因此將IRS引入到MIMO系統中并不簡單。與IRS相關的級聯信道估計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然而,由于不可忽略的反饋延遲,BS很難獲得完美的I-CSI,特別是在時分雙工(TDD)系統中。BS基于過時CSI應用成熟的預編碼技術例如奇異值分解(SVD),則會導致嚴重的信號流間干擾。
另一方面,IRS配置中不可忽略的開銷會嚴重降低頻譜利用率?,F有的IRS配置算法大多是在完美的I-CSI下開發的。實際情況下,CSI獲取是一項計算密集型任務,以及考慮額外的I-CSI的反饋延遲,因此在IRS輔助MIMO傳輸設計中解決過時CSI效應以及IRS反饋開銷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在考慮過時CSI的情況下,提供一種適用于IRS輔助MIMO系統中的雙時間尺度波束賦形設計的有效方法,實現IRS配置開銷的降低和過時CSI效應的抑制,主要包括大尺度的IRS反射系數配置和小尺度的功率分配。我們考慮了一個MIMO傳輸系統,其中BS和用戶都配備了MIMO天線,BS和用戶之間通過IRS補充鏈路改善通信質量。BS采用了經典的SVD預編碼,為了抗過時CSI影響,進一步采用迫零(ZF)準則,抑制了信號流間干擾。在此基礎上,通過雙時間尺度波束賦形設計最大化平均可達速率(AAR)。
所述方法包括下列三個操作步驟:
(1)基于過時CSI的收發結構設計:BS基于過時的有效信道,即在時變信道上執行SVD預編碼BS執行傳輸波束賦形其中Λ=diag([P1,…,PM])代表BS的功率分配。用戶根據SVD結果執行接收波束賦形Wr。為了抗過時CSI效應,BS在預編碼之前發送導頻序列,用戶設備則根據接收導頻估計出虛擬信道基于虛擬信道執行ZF檢測傳輸信號,即
在該系統中,可以表征第m個數據流的信干噪比(SINR)為
(2)小時間尺度功率分配:基于雙時間尺度波束賦形策略,在每一個時間幀上利用不變的統計CSI只需配置一次IRS。在幀的剩余時間內的每個小時隙上根據過時CSI頻繁更新BS和用戶的波束賦形。
(21)在該系統中,基于雙時間尺度波束賦形,系統的AAR最大化可以建模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707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