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質在線監測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366399.1 | 申請日: | 202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371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游志遠;趙有政;姜鐘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云聚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G01N27/416;G01N21/31;G01N27/10;G05B19/048;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時嘉鴻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城南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質 在線 監測 控制系統 | ||
1.一種水質在線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個固定監測終端,設置在預設的固定監測位置,用于水質的定點監測;
至少一個移動監測終端,用于水質的移動監測;
至少一個水質干涉終端,用于對水質進行干涉控制;
監測控制平臺,分別與所述固定監測終端和所述移動監測終端通訊連接;
所述監測控制平臺通過所述固定監測終端和所述移動監測終端獲取水質監測情況,基于所述監測情況控制所述水質干涉終端對水質進行干涉控制;
所述監測控制平臺還執行如下操作:
當水流速度為零或小于預設的水流閾值時,確定污染區域的左右邊界;
在左右邊界每隔預設的距離并排設置多個移動監測終端;
在移動監測終端后方一一對應并排設置水質干涉終端;
通過移動監測終端向污染區域中心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進行間隔采樣;記錄采樣點的位置與數據;當水質干涉終端移動到該采樣點的位置時,執行基于數據確定的干涉方案;
當水流速度大于等于預設的水流閾值時,在水流方向的下游,并排設置移動監測終端及水質干涉終端,逆著水流方向實現水質干涉;
根據水流速度,控制移動監測終端與水質干涉終端之間的距離,實現采樣點與干涉點之間的關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在線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監測終端包括:
本體,連接有錨體;在所述本體上設置有第一線纜卷取機構,所述第一線纜卷取機構上卷取的第一線纜一端與所述錨體固定連接;
第一無線通訊模塊,設置在所述本體上表面;
第一控制器,設置在所述本體上表面,與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電連接;
第一檢測池,設置在所述本體上表面,在所述第一檢測池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水質檢測傳感器;所述水質檢測傳感器與所述第一控制器電連接;
第一抽水泵,設置在所述本體上,與所述第一控制器電連接,一端通過第一管路連通至所述第一檢測池。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質在線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監測終端還包括:
深度測量裝置,設置在所述本體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控制器電連接,用于測量水體的深度。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質在線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線纜卷取機構,設置在所述本體上表面,所述第二線纜卷取機構上卷取的第二線纜一端設置有第一管路固定機構;所述第一抽水泵另一端連接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遠離所述第一抽水泵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管路固定機構上;
第一配重體,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固定機構旁。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在線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監測終端包括:
第一船體,設置有第一移動機構;
第一定位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船體內;
第二無線通訊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船體內;
第二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定位模塊、所述第一移動機構和所述第二無線通訊模塊電連接;
第二檢測池,設置在所述第一船體內,在所述第二檢測池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水質檢測傳感器;所述水質檢測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控制器電連接;
第二抽水泵,設置在所述第一船體內,與所述第二控制器電連接,一端通過第三管路連通至所述第二檢測池;
第三線纜卷取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船體內,所述第三線纜卷取機構上卷取的第三線纜一端設置有第二管路固定機構;所述第二抽水泵另一端連接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遠離所述第二抽水泵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管路固定機構上;
第二配重體,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固定機構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云聚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云聚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6639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