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以降低NOX排放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64234.0 | 申請日: | 2021-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46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沈靜;李長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綠殼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20 | 分類號: | F23C10/20;F23C10/22;F23K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環 |
| 地址: | 511500 廣東省清遠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以 降低 nox 排放量 循環 流化床 鍋爐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以降低NOX排放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屬于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領域。一種可以降低NOX排放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包括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底板,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靠近底部的一側固定連通有第一進料斗;煤塊粉碎篩分機構。本發明通過設置煤塊粉碎篩分機構,通過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可以將煤料中結塊的煤料打碎,同時,通過篩分網板對打碎后的煤料進行篩分,粒徑小于6mm的煤料才能進入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的燃燒室內部,由此避免結塊的煤料進入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的燃燒室,從而出現煤粉灰塵燃燒不充分、結焦等故障,從而增加高溫型NOX產生,提高爐渣含碳量的情況發生。
本發明涉及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以降低NOX排放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
背景技術
循環流化床鍋爐燃料適應性廣,能燒劣質煤,具有燃燒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負荷調節快、加入石灰石直接脫硫等優點,自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出現以來,循環流化床鍋爐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
目前,循環流化床鍋爐在我國發電行業及其它的工業上的應用已經全面推廣;對于中小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指蒸發量<220t/h)公知其風煙系統流程是:空氣由風道進入一次風機、通過空預器進入風室,經布風板進入爐膛與燃料燃燒,燃燒后變成煙氣并依次通過高溫過熱器、旋風分離器、低溫過熱器、省煤器、空預器及除塵器后由引風機抽出,最后送入煙囪排入大氣中。
為了實施和落實鍋爐煙氣超潔凈排放,降低鍋爐用煤燃燒后原始排放濃度是控制煙氣NOX排放降到50mg/m3以下的重要環節,要降低循環流化床鍋爐的NOX排放量,一定要保證良好而穩定的入爐煤,特別是粒度、細度等指標要嚴格控制,現有技術中循環流化床鍋爐進料的不同粒徑煤的配比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或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可以降低NOX排放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降低NOX排放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包括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底板,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靠近底部的一側固定連通有第一進料斗;
煤塊粉碎篩分機構,所述煤塊粉碎篩分機構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設置于底板的頂部一側,所述粉碎箱的頂部固定連通有第二進料斗,所述粉碎箱內頂部分別設置有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所述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的轉向相反,所述粉碎箱內壁傾斜設置有篩分網板,所述篩分網板上等距開設有多個篩分孔,每個所述篩分孔的直徑設置為6.1mmm,所述粉碎箱的一側開設有回收口;
提升機構,所述提升機構包括提升箱,所述提升箱固定安裝于粉碎箱的一側,所述提升箱靠近粉碎箱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回收口和進料口之間固定連通;
煤粉灰塵回收機構,所述煤粉灰塵回收機構固定安裝于粉碎箱的另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粉碎箱的后側固定安裝有兩個第一電機,兩個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端分別與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固定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粉碎箱的內壁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兩個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彈簧,四個所述彈簧的一端均固定連接于篩分網板的底部。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粉碎箱的另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端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貫穿于粉碎箱且固定連接有凸輪,所述凸輪的一端與篩分網板的底部相抵觸。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粉碎箱的底部固定連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進料斗的內部。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提升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端貫穿于提升箱且固定連接有螺旋輸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綠殼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綠殼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642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