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彎鞘管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63625.0 | 申請日: | 2021-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08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載淳;黃定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騰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1 | 分類號: | A61M25/01;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博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8 | 代理人: | 朱永梅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彎鞘管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可調彎鞘管。其包括:由近端到遠端順次連接的支撐管段和調彎管段;支撐管段和調彎管段設有由支撐管段近端貫通至調彎管段遠端的若干個灌注通道,灌注通道近端開口且遠端封閉;至少部分調彎管段具有彈性形變能力,通過調節灌注通道內的流體壓力能夠控制調彎管段的彎曲形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灌注通道內的流體壓力控制調彎管段的彎曲形態,有利于提高彎曲形態的受控性,同時結構簡單、易于操作且不占用鞘管的灌注通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調彎鞘管。
背景技術
醫用鞘管在微創介入診斷和治療手術中用于建立通道、輸送或回收器械、輸入藥物或導出體液等。臨床過程中,根據實際的需求及靶血管解剖形態的差異,需將鞘管調整成不同的形態。
現有可調彎鞘管大多采用絲線牽引達到調彎目的,不僅工藝復雜、犧牲鞘管內通路空間,而且僅能在一個平面內實現一定角度范圍內的調彎;若需要實現三維空間內的調彎效果,則需增加牽拉絲線的數量,進一步增加了工藝難度,同時往往難以達到滿足臨床上不同患者不同血管形態的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彎鞘管,解決現有可調彎鞘管結構工藝復雜、調彎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調彎鞘管,包括:由近端到遠端順次連接的支撐管段和調彎管段;所述支撐管段和所述調彎管段設有由所述支撐管段近端貫通至所述調彎管段遠端的若干個灌注通道,所述灌注通道近端開口且遠端封閉;
至少部分所述調彎管段具有彈性形變能力,通過調節所述灌注通道內的流體壓力能夠控制所述調彎管段的彎曲形態。
另外,所述調彎管段包括:柔性末端管段,其近端與所述支撐管段的遠端相連;其中,所述柔性末端管段內的各灌注通道與所述支撐管段內的各灌注通道對應連通;或者
所述調彎管段包括:由近端至遠端順次連接的中間調彎管段和柔性末端管段,所述中間調彎管段的近端與所述支撐管段的遠端相連;其中,所述中間調彎管段包括一個中間調彎單元或者多個首尾相連的中間調彎單元;每個所述中間調彎單元包括由近端到遠端順次連接的柔性子管段以及剛性子管段;其中,所述支撐管段、中間調彎管段以及柔性末端管段各自的灌注通道對應連通。
另外,所述中間調彎管段的灌注通道采用沿其自身軸向從近端到遠端呈中心線平行于所述中間調彎管段的中心線延伸的直灌注通道,且所述柔性末端管段的灌注通道沿其自身軸向從近端到遠端呈螺旋結構布置。
另外,所述調彎管段包括多個由近端到遠端順次連接的柔性調彎管段;
所述支撐管段近端至每個所述柔性調彎管段遠端側分別設有若干個灌注通道,以分別對每個柔性調彎管段進行調彎。
另外,所述調彎管段的灌注通道包括:
沿所述調彎管段的近端到遠端的方向上呈中心線平行于所述調彎管段的中心線延伸的直灌注通道;和/或者
沿所述調彎管段的近端到遠端的方向上環繞所述調彎管段的中心按照螺旋結構延伸的螺旋形灌注通道。
另外,所述支撐管段的灌注通道為沿所述支撐管段的近端到遠端的方向上呈中心線平行于其自身的中心線延伸的直灌注通道。
另外,所述支撐管段和所述調彎管段的灌注通道為多個且一一對應連通,且多個所述灌注通道呈周向均勻間隔分布。
另外,所述調彎管段的灌注通道的數量大于所述支撐管段的灌注通道的數量,至少一所述支撐管段的灌注通道與調彎管段的多個灌注通道連通。
另外,所述可調彎鞘管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調彎管段外周的顯影標記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騰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騰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636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煙無鹵電纜
- 下一篇:一種耦合太陽能的聯合循環機組噴霧冷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