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參與余熱回收的間接空冷系統冬季防凍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56132.4 | 申請日: | 202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99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譚祥帥;劉世雄;伍剛;宋曉輝;頓小寶;陳余土;郭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B9/04 | 分類號: | F28B9/04;F28B9/00;F28B11/0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參與 余熱 回收 間接 系統 冬季 防凍 裝置 方法 | ||
一種參與余熱回收的間接空冷系統冬季防凍裝置及方法,包括間冷進水母管和間冷出水母管,機組冷卻水通過間冷進水母管進入間冷系統,冷卻后通過間冷出水母管進入機組換熱設備;間冷進水母管上設置間冷系統進水閥,在間冷出水母管上設置間冷系統出水閥;在間冷系統進水閥前的間冷進水母管上設置接口,連接至熱泵系統入口,在間冷系統出水閥后的間冷出水母管上設置接口,連接至熱泵系統出口;間冷進水母管與間冷出水母管之間多路管線,管線上設置有冷卻扇區和循環泵,冷卻扇區路管線和循環泵路管線并聯設置。本發明能夠在冬季熱泵系統滿負荷運行時,建立間冷系統內循環路徑,即可避免結凍對設備造成損壞,又可在熱泵系統事故停機時保證機組安全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廠安全運行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參與余熱回收的間接空冷系統冬季防凍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北方地區,由于水資源匱乏,哈蒙式間接空冷系統成為大型火電廠汽輪機乏汽冷卻及輔機冷卻的主要選擇。間冷系統采用閉式循環,降低了對水資源的消耗,但換熱效果相比濕冷系統有天然劣勢,系統循環水溫度較高,大量熱量在間冷塔被帶入空氣環境。
近年來,采用吸收式熱泵回收電廠冷卻水余熱已成為電廠節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并已在眾多電廠的循環水、開式水及閉式水系統進行應用。通過設置與間冷系統并聯運行的吸收式熱泵系統,在機組運行時將冷卻水切換至熱泵系統,提取低品位熱源,用于機組供暖、凝結水加熱等。滿負荷工作時,冷卻水全部切換至熱泵系統,間冷系統內存水無通流路徑,冬季工作時易結凍,對冷卻翅片造成損壞。若將塔內存水排出,則在熱泵系統故障時無法快速切換回間冷系統工作,造成機組停機。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參與余熱回收的間接空冷系統冬季防凍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及方法能夠在冬季熱泵系統滿負荷運行時,建立間冷系統內循環路徑,即可避免結凍對設備造成損壞,又可在熱泵系統事故停機時保證機組安全運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參與余熱回收的間接空冷系統冬季防凍裝置,包括間冷進水母管19和間冷出水母管20,機組冷卻水通過間冷進水母管19進入間冷系統,冷卻后通過間冷出水母管20進入機組換熱設備;
所述間冷進水母管19上設置間冷系統進水閥1,在間冷出水母管20上設置間冷系統出水閥2;
在間冷系統進水閥1前的間冷進水母管19上設置接口,連接至熱泵系統3入口,在間冷系統出水閥2后的間冷出水母管20上設置接口,連接至熱泵系統3出口,所述熱泵系統3用于回收電廠高溫冷卻水余熱;
所述間冷進水母管19與間冷出水母管20之間連接多路管線,其中一部分管線上設置有冷卻扇區,另一部分管線上設置有循環泵。
所述間冷進水母管19在間冷系統進水閥1后分為四路,第一路與第一冷卻扇區13入口相連通,第一冷卻扇區13出口與間冷出水母管20相連通;
第二路與第二冷卻扇區14入口相連通,第二冷卻扇區14出口與間冷出水母管20相連通;
第三路依次連接第一循環泵出口門8、第一逆止門7、第一循環泵6、第一循環泵入口門5后,與間冷出水母管20相連通;
第四路依次連接第二循環泵出口門12、第二逆止門11、第二循環泵10、第二循環泵入口門9后,與間冷出水母管20相連通。
所述間冷出水母管20上設置補水閥4,與間冷系統出水閥2并聯布置。
所述間冷進水母管19與第一冷卻扇區13連接管道上設置第一截止閥15,在第一冷卻扇區13與間冷出水母管20連接管道上設置第二截止閥16。
所述間冷進水母管19與第一冷卻扇區14連接管道上設置第三截止閥17,在第一冷卻扇區14與間冷出水母管20連接管道上設置第四截止閥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561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EPDM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跨座式單軌智能受電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