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播或組播側行控制信息的發送、接收方法、通信裝置和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328511.2 | 申請日: | 201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057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錦芳;蘇宏家;向錚錚;盧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6 | 分類號: | H04W4/06;H04W4/40;H04W72/12;H04W72/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播側行 控制 信息 發送 接收 方法 通信 裝置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側行控制信息的發送方法和通信設備,可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提供了在V2X通信中單播或組播側行控制信息的發送方法,將側行控制信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側行控制信息包括傳輸側行數據的資源指示信息,由公共序列加擾,第二部分側行控制信息為除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以外的其他側行控制信息,由目的通信設備標識或者所在組標識加擾,目的通信設備能夠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側行控制信息解擾,接收V2X通信中的單播或組播傳輸的側行數據,其他通信設備能夠對第一部分側行控制信息解擾,能夠在進行自主資源選擇時獲知資源占用和預留信息。本實施例提供的方案可應用于通信系統,例如V2X、LTE?V、V2V、車聯網、MTC、IoT、LTE?M,M2M,物聯網等。
技術領域
本申請的實施例涉及通信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單播或組播側行控制信息的發送方法和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設備到設備(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車與車(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車與行人V2P(Vehicle to Pedestrian,V2P)通信或車與基建/網絡V2I/N(Vehicle toInfrastructure/Network,V2I/N)通信是終端設備(terminal device)之間直接進行通信的技術,終端設備之間進行的直接傳輸被定義為側行傳輸(Sidelink,SL),V2V、V2P以及V2I/N統稱為V2X,即車與任何事物相通信。
以V2X通信為例,終端設備可以與其它終端設備進行控制信息和數據通信。在V2X通信中,側行控制信息中不包含接收端設備的標志,因此無法進行單播和組播傳輸以及物理層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此外,V2X通信的下行控制消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采用由接收端設備標志生成的擾碼序列進行加擾,如果將該技術復用于單播和組播側行控制信息的傳輸中,那么只有接收端設備可以解碼,其他終端設備無法解碼,終端設備在網絡覆蓋范圍外進行自主資源選擇時無法獲取其他終端設備的資源使用及預留情況。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單播或組播側行控制信息的發送方法、通信設備和通信系統,使終端設備在網絡覆蓋范圍外進行自主資源選擇時可以獲取其他終端設備的資源使用及預留情況。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側行控制信息的發送方法,該方法可以由第一通信設備或者第一通信設備的芯片執行,包括:第一通信設備向第二通信設備和第三通信設備發送第一子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子控制信息由公共的加擾序列加擾,所述第一通信設備和所述第二通信設備屬于第一通信設備組,所述第三通信設備不屬于所述第一通信設備組,所述第一子控制信息屬于第一側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側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設備向所述第二通信設備發送第一側行數據,所述第一子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側行數據的傳輸資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側行數據的傳輸資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設備發送第一側行數據的資源;
所述第一通信設備向所述第二通信設備發送第二子控制信息,所述第二子控制信息由所述第二通信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或所述第一通信設備組的組標識生成的加擾序列加擾,其中,所述第二子控制信息屬于所述第一側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子控制信息為所述第一側行控制信息中除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外的控制信息。
通過本申請實施例,第一通信設備對第一子控制信息使用公共序列加擾,使第三通信設備能夠感知第一通信設備對資源的使用及預留情況,第二子控制信息使用第二通信設備第二通信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或第一通信設備組的組標識加擾,能夠指示第二通信設備接收數據,從而能夠支持單播組播傳輸以及HARQ,并且支持在網絡覆蓋范圍外進行自主資源選擇時感知資源使用及預留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285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