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誘導培養基及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322194.3 | 申請日: | 2021-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09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雷鋒;明軍;祁先宇;楊盼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5/04 | 分類號: | C12N5/04;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百合 鱗片 不定 誘導 培養基 培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誘導培養基及培育方法,應用于百合鱗片組培生產體系。選用該培養基并采用公開的培育方法進行培育,使得特定的百合鱗片能夠在常溫環境下使處理的鱗片在較短時間內分化不定芽,誘導率為100%,每個鱗片誘導不定芽數不低于32個,該方法快速高效,顯著提高了百合鱗片組培中的分化效率,適合百合規?;a,對提高百合鱗片生產繁殖效率具有重要實際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百合鱗片的誘導培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誘導培養基及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百合(Lilium)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球根花卉,是世界園藝產業中重要的觀賞花卉,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對百合花的品種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為進一步豐富和改善百合品種及觀賞價值,開發野生百合資源,提高百合的組培價值及商品價值,人們對百合野生品種資源、野生百合的組培繁殖以及試管苗生長發育做了大量研究。
百合組培再生方法主要分為間接再生和直接再生兩種。間接再生就是誘導外植體產生愈傷,之后通過愈傷再生出不定芽;直接再生就是通過鱗片等外植體直接分化不定芽。在這兩個途徑中,直接再生比間接再生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直接再生過程更加簡便,誘導效率高于間接再生,周期短,并且節省材料。在百合不定芽誘導和增殖階段一般選用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組合,不同的品種對于植物激素的濃度要求不同,目前在不定芽分化階段的平均誘芽數在3到6之間。
目前對于百合組培的研究中都是使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組合,由于不同品種最佳的培養條件差異較大,有些品種的組培效率并不高,因此,高效的不定芽誘導方法的研究是百合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誘導培養基及培育方法,得到較高的扦插繁殖系數,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的增殖數量,為百合進一步引種推廣提供高效的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誘導培養基,所述誘導培養基為MS+1.0mg·L-16-BA+0.1mg·L-1NAA+2.5mg·L-1草甘膦+30g·L-1蔗糖、且pH=5.8的固體培養基,其中,所述草甘膦的濃度為2.5mg·L-1。
一種提高百合鱗片不定芽誘導培養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生長健康的百合鱗片,經滅菌后備用;
S2、隨后將其切成1.0cm×1.0cm作為外植體;
S3、將外植體凹面朝上接入含有草甘膦的誘導培養基上,放置到暗處培養,培養溫度為25±1℃,培養30d。
進一步的,選取的健康鱗片,滅菌后切成1.0cm×1.0cm作為外植體。
進一步的,將所述外植體凹面朝上接種在誘導培養基為MS+1.0mg·L-16-BA+0.1mg·L-1NAA+2.5mg·L-1草甘膦+30g·L-1蔗糖、且pH=5.8的固體培養基。
進一步的,所述草甘膦的濃度為2.5mg·L-1。
進一步的,誘導分化條件為放置在暗處培養,培養溫度為25±1℃,培養30d。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選用MS+1.0mg·L-16-BA+0.1mg·L-1NAA+2.5mg·L-1草甘膦+30g·L-1蔗糖、pH=5.8的固體誘導培養基對亞洲百合‘小飛碟’鱗片進行誘導,可實現每個鱗片可增殖出35個以上不定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221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