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00537.6 | 申請日: | 202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918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通通;陳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卓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G06Q10/0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鄧巧蓮 |
| 地址: | 257300 山東省東營市廣***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編排 技術 電力 復合 監測 平臺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屬于電氣設備監測技術領域,包括區域選擇模塊、溫度采集傳感器、電流采集傳感器、信息整合模塊、故障分析修復模塊、維修檢測模塊以及日志記錄模塊,所述區域選擇模塊分別與溫度采集傳感其以及電流采集傳感器通信連接,所述信息整合模塊分別與溫度采集傳感其、電流采集傳感器以及故障分析修復模塊通信連接;本發明能夠及時對故障設備及時做出維護,保證周圍居民正常生活,提高供電效率,確保各輸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故障處理效率,能夠對多個區域配電設備信息進行采集,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對多個區域電力信息進行采集,提高了數據采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設備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
背景技術
電力監測平臺由溫度在線監測裝置、避雷器絕緣在線監測裝置、斷路器在線監測裝置組成,系統涵蓋了變電站主要電氣設備絕緣狀態參數的監測,監測參量多、功能齊全,系統也可以靈活配置,由其中的一套或多套裝置組成,通過工控機及系統集成軟件,對各監控裝置的動態參數進行集成,建立變電站設備狀態綜合數據庫,對設備狀態的歷史參數進行“橫比”缺,趨勢分析和相對比較相結合,實現設備狀態的初步診斷,為專家診斷系統提供開放性平臺,通過網絡,現設備的遠程/現場狀態監測、診斷和評估,隨著居民用電量不斷增加,電力監測平臺數據處理量不斷增加;因此,發明出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
經檢索,中國專利號CN110531305A公開了一種電力異常監測系統及其平臺和方法,該發明雖然比以往的電力系統異常監測方式更加可靠更加高效,但無法對故障設備及時做出維護,影響周圍居民正常生活,降低供電效率;此外,現有的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無法對多個區域進行監測與查看,降低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及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云編排技術的電力復合監測平臺,包括區域選擇模塊、溫度采集傳感器、電流采集傳感器、信息整合模塊、故障分析修復模塊、維修檢測模塊以及日志記錄模塊;
其中,所述區域選擇模塊分別與溫度采集傳感其以及電流采集傳感器通信連接,所述信息整合模塊分別與溫度采集傳感其、電流采集傳感器以及故障分析修復模塊通信連接,所述故障分析檢測模塊分別與維修檢測模塊以及日志記錄模塊通信連接,所述維修檢測模塊與日志記錄模塊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區域選擇模塊用于對工作人員選擇的監測區域進行分析收集,其分析收集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工作人員通過區域選擇模塊輸入所需一個或多個監測區域名X;
步驟二:區域選擇模塊與GPS衛星通信連接,并依據GPS衛星傳輸影像構建二維平面圖,并對其進行區域劃分,并標記對應區域名;
步驟三:依據X對二維平面圖各區域進行檢索,將對應區域進行分割提取,并采集該區域輸配電設備信息,同時構建對應電網平面圖,并生成采集指令A以及采集指令B。
進一步地,所述溫度采集傳感器用于接收采集指令A,并對對應區域各輸配電設備溫度進行采集,同時將其通過數據轉換處理生成溫度數據;
所述電流采集傳感器用于接收采集指令B,并對對應區域各輸配電設備傳輸電流大小進行采集,同時將其通過數據轉換處理生成電流數據。
進一步地,所述信息整合模塊用于接收溫度數據以及電流數據,并將其進行同步整合處理,其同步整合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將各組溫度數據以及電流數據標記至電網平面圖對應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卓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卓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005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