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顱內DSA影像的狹窄評估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1295618.1 | 申請日: | 202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70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京松;曹逸琴;馮立;冷曉暢;向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脈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高科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dsa 影像 狹窄 評估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顱內DSA影像的狹窄評估方法及裝置,其方法包括:獲取顱內DSA影像,并從所述DSA影像提取包含目標血管的兩張平面圖像,其中所述兩張平面圖像具有不同的拍攝角度;根據(jù)所述兩張平面圖像,建立所述目標血管的三維模型;基于建立的目標血管的三維模型,以及所述DSA影像,對所述目標血管進行血流動力學模擬。本申請實現(xiàn)了對顱內血管狹窄的功能學評估,提高了診斷準確性,為神經(jīng)科醫(yī)生的確定干預手段提供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將心內無創(chuàng)FFR技術應用在了顱內血管狹窄評估中,僅依靠造影就能進行功能學評估,節(jié)約了患者的醫(yī)學檢查成本;操作更加便利,可重復性更高。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yī)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顱內DSA影像的狹窄評估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shù)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而且,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有逐年加劇的傾向。在心腦血管疾病中,因血管堵塞造成的心肌、腦組織缺血是臨床上正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在冠脈領域,臨床技術已由單純的狹窄程度評估轉化為功能學評估,F(xiàn)FR技術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冠心病的臨床診斷中。
遺憾的是,在腦卒中鄰域,目前依舊停留在以目測的血管狹窄程度(如直徑狹窄率、面積狹窄率、最小管腔面積等)來評估腦組織是否缺血。從血流動力學角度來說,組織是否缺血由血管的幾何形態(tài)以及血管內血流狀態(tài)共同決定,單獨由狹窄程度進行缺血診斷存在一定的誤判可能,該問題已在冠脈領域中得到證實,這也導致FFR技術在冠脈狹窄評估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顱內DSA影像的狹窄評估方法及裝置。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顱內DSA影像的狹窄評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顱內DSA影像,并從所述DSA影像提取包含目標血管的兩張平面圖像,其中所述兩張平面圖像具有不同的拍攝角度;
根據(jù)所述兩張平面圖像,建立所述目標血管的三維模型;
基于建立的目標血管的三維模型,以及所述DSA影像,對所述目標血管進行血流動力學模擬,以得到目標血管的指定狹窄評估參數(shù),其中,所述狹窄評估參數(shù)包括平均血流速度、血液平均流量、血壓壓力梯度、以及血液壓力比中的至少一項。
可選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獲取顱內DSA影像,并從所述DSA影像提取包含目標血管的兩張平面圖像,其中所述兩張平面圖像具有不同的拍攝角度,包括:
獲取兩組不同角度拍攝的顱內DSA影像;
分別將各DSA影像中的平均灰度最小的一幀,作為關鍵幀;
對得到的兩個關鍵幀進行強化特征提取,獲得血管樹骨架圖;
確定所述目標血管的起點和終點,從所述血管樹骨架圖中切割出目標血管,以獲得包含目標血管的兩張平面圖像。
可選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對得到的兩個關鍵幀進行強化特征提取,獲得血管樹骨架圖,包含:
對所述兩個關鍵幀依次進行高斯平滑處理、重采樣處理、海森矩陣強化處理、二值化處理、以及腐蝕算法細化處理,得到血管樹骨架圖。
可選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據(jù)所述兩張平面圖像,建立所述目標血管的三維模型,包括:
分別提取各平面圖像中目標血管的中心線和邊界線;
確定兩張平面圖像中目標血管的中心線的匹配關系,并根據(jù)所述匹配關系確定所述目標血管在三維空間的三維中心線;
根據(jù)所述目標血管的三維中心線,以及所述匹配關系確定目標血管的三維模型。
可選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分別提取各平面圖像中目標血管的中心線和邊界線,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脈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杭州脈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956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