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87959.4 | 申請日: | 2021-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86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明(設計)人: | 陶琦;關喜彬;孫闖;周燁;安文杰;陶梅;韓希平;張敏;牛承志;陳鶴;馬英杰;王奇;劉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11/00 | 分類號: | E21D11/00;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胡紅濤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地 應力 碎裂 圍巖 變形 施工 控制 方法 | ||
1.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開挖前采取圍巖保護,減少對圍巖的施工擾動:①利用超前支護,對軟弱碎裂圍巖進行主動加固控制;②控制爆破參數,采用減弱振動控制爆破技術;
S2、優化施工方案:①開挖后立即噴射一層混凝土封閉掌子面,使作較大剛度的初期支護使圍巖的變形進入受控制狀態;②使支護結構盡早閉合以改善結構的受力狀態;
S3、圍巖發生變形時采取補救措施:
①徑向注漿,當圍巖變形超過設定警戒值而小于極限值或預留變形值,采取徑向注漿的方法,使碎裂圍巖形成一個整體,減小對初期支護的側壓力;
②橫撐加固,在變形超過設定警戒值并采用徑向注漿補強加固后,圍巖仍然未穩定,變形量已經到了設計預留變形量的極限,但變形未造成初期支護開裂及未侵入二次襯砌空間,采用橫撐加固的方法來控制變形;
③拆換處理,在采用①徑向注漿補強加固和②橫撐加固后,變形仍然繼續發展,未施作二次模筑混凝土襯砌前,變形已侵入襯砌空間,采用拆換處理,并及時錨網噴支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超前支護采用超前小導管,小導管安裝方法:A、在預定的位置用風動鑿巖機鉆孔;B、把小導管插入孔內,帶好絲扣保護帽,專用頂頭頂入到要求的深度,使麻絲柱塞與孔壁充分擠壓緊;C、用CS膠泥填充孔口;D、小導管尾部連接高壓注漿管,利用注漿管向小導管內部注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的D中,注漿的漿液采用單液水泥漿,水灰比1:1;通過高壓泵將漿液泵入小導管內部,漿液單孔注入量Q和圍巖的孔隙率有關:Q=π·r2·H·η·ρ(m3),式中:r為漿液擴散半徑(m);H為壓漿段長度(m);η為巖層裂隙率,一般取1~5%;ρ為漿液充填系數,約為0.3~0.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采用臺階法保證支護結構閉合時間,其中,上臺階施作鋼拱架時,采用鎖腳錨管,用于控制圍巖和初期支護變形;下臺階在上臺階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開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①徑向注漿,徑向注漿的注漿材料采用普通水泥單液漿,漿液配比為水灰比0.6:1~1:1,注漿壓力1.5~2MPa,漿液中摻入速凝劑,用于控制凝膠時間;徑向注漿的結構采用小導管,小導管端部焊成錐形,管體兩側每隔15cm設置一孔徑為6~8mm的注漿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地應力碎裂圍巖變形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②橫撐加固:橫撐采用熱軋無縫鋼管,鋼管兩端撐在工字鋼起拱部位的連接鋼板部位;或在起拱部位延著隧道縱向設置工字鋼,橫撐直接頂在工字鋼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8795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升降功能的手柄式電子換擋器
- 下一篇:PCBA的BOM整理核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