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87530.5 | 申請日: | 2021-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6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雷業;王文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雷業 |
| 主分類號: | E02D19/06 | 分類號: | E02D19/06;E02D19/22;E03F3/04;E03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董自亮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側壁 滲漏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它包括初濾外殼;初濾外殼具有外螺紋;初濾外殼外表面均勻開有多個初濾孔;初濾外殼的后端面固定連接有環形的擠壓板;擠壓板外圍固定有安裝管;安裝管外圍套接固定有擋水環;初濾外殼內中部固定有隔板;隔板將初濾外殼內部分為上下兩個腔體,上側的腔體為上腔,下側的腔體為下腔;上腔和下腔內分別固定有弧形的過濾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拆裝方便,使用壽命長,有效降低回流下滲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以及在基坑內部施工過程中,均有可能發生基坑側壁的滲漏,側壁滲漏時,可引發側壁的塌落,周邊土體隨滲漏水進入基坑內部,影響施工,同時給周邊建筑以及基坑內部施工人員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基坑挖掘過程中或者在基坑側壁加固后,通常在發現側壁滲漏時,一般在滲漏位置進行鉆出引流孔,并在引流孔內固定安裝過濾排水組件向外部進行引流,但是常規解決方案中,比如申請號為201920707351.4的專利提出了一種基坑及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其方案中,鉆孔較為麻煩,需要鉆出不同的孔徑以便于安裝,同時過濾排水組件的安裝和拆卸也較為費時費力,過濾引流效果較差,易堵塞;且容易發生滲漏水直接通過過濾排水組件,由上而下又滲入到下方的土壤,發生回流現象,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拆裝方便,使用壽命長,有效降低回流下滲的影響。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包括初濾外殼;初濾外殼具有外螺紋;初濾外殼為內部中空的殼狀結構;初濾外殼外表面均勻開有多個初濾孔;初濾外殼前端面為密封結構;初濾外殼的后端面固定連接有環形的擠壓板;擠壓板外圍固定有安裝管;安裝管外圍套接固定有擋水環;初濾外殼內中部固定有隔板;隔板前端與初濾外殼內部前側壁固定連接,隔板后端延伸至安裝管內;隔板將初濾外殼內部分為上下兩個腔體,上側的腔體為上腔,下側的腔體為下腔;上腔和下腔內分別固定有弧形的過濾件;過濾件與初濾外殼內壁貼合;在下腔內設置有引流束,引流束位于下側過濾件的上方;引流束一端與下腔內前側壁連接,引流束另一端延伸至安裝管內。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的安裝管后端固定有蓋板;安裝管下端開有排水口;隔板后端固定有擋水板;擋水板向下與安裝管內壁固定連接;上腔和下腔分別與排水口連通。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的初濾外殼的前端設置有錐形的錐頭。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的安裝管外圍固定有多個把手;把手在擋水環后方。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的隔板為弧形,向下腔的方向凸出。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的擋水環為橡膠材質。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側壁滲漏處理裝置的蓋板與安裝管后端為可拆卸的插接安裝。
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
1、初濾外殼具有的外螺紋,利用螺紋結構,可實現定位功能,使本發明旋轉安裝至土壤內后,即可實現定位,拆卸和安裝均較為方便;同時,在螺旋進入過程中,外螺紋結構對引流孔處的土壤產生擠壓作用,提高定位能力,壓實土壤有利于減少水土的流失,有利于降低初濾孔堵塞的概率,延長使用時間;外螺紋結構同時極大的增加了外表面積,初濾孔數量也可顯著提升,有利于延長使用壽命,同時有利于加強濾水流通速率,更好更快的排水。
隔板將初濾外殼內部分隔為上下兩個分離的腔體,避免上腔內的水進入到下腔內,則可減少通過初濾外殼下部向下方的土壤內滲水,減少回流下滲。引流束的設置可加強下腔內滲漏水的排出,減少下腔內水的積聚,減少回流下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雷業,未經胡雷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875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