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輕鋼龍骨骨架混凝土疊合樓板底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85887.X | 申請日: | 2021-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98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孟錦根;王莘晴;杜佳芝;遲亞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B5/17 | 分類號: | E04B5/17;E04C5/06;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金寧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79 | 代理人: | 林燕輝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龍骨 骨架 混凝土 疊合 樓板 底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輕鋼龍骨骨架混凝土疊合樓板底板,包括鋼筋混凝土底板和輕鋼龍骨骨架;鋼筋混凝土底板內縱橫布置底板構造鋼筋網;輕鋼龍骨骨架由縱向布置的C型輕鋼龍骨和橫向布置的U型輕鋼龍骨組成;C型輕鋼龍骨開口側按一定間距安置若干支撐卡;輕鋼龍骨骨架的C型輕鋼龍骨和U型輕鋼龍骨是由鍍鋅或非鍍鋅鋼帶經冷彎工藝軋制而成,壁厚在0.6?2.5mm范圍內;C型輕鋼龍骨的腹板中部與U型輕鋼龍骨相交處開方孔,方孔的三邊沖壓與腹板分離。本發明的疊合樓板底板所用輕鋼龍骨生產工藝簡單使得造價低;疊合樓板底板構造簡單使得預制生產簡單;輕鋼龍骨骨架與混凝土底板結合,整體性好,抗彎能力強,疊合面抗剪能力強。所以具有很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裝配式建筑的疊合樓板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輕鋼龍骨骨架混凝土疊合樓板底板。
背景技術
現在國家大力提倡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可工業化生產,節省勞動力。疊合樓板技術采用預制混凝土底板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層疊合而成的裝配整體式樓板,該技術施工時僅搭設支撐系統,甚至可以減少搭設系統,無需搭設模板,先安裝疊合樓板底板作為模板,再在上面安裝板負筋,最后澆筑混凝土,形成整體的混凝土樓板。為了提高疊合樓板底板的生產效率,能在預制廠采用機械化程度高的設備生產,那么疊合樓板底板應該結構簡單。為了降低疊合樓板底板造價,鋼材用量應盡量減少,鋼材單價應盡量低。
現在實際應用的疊合樓板預制疊合底板有鋼筋桁架疊合底板、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樓板、混凝土帶肋疊合樓板(PK疊合樓板)。鋼筋桁架疊合底板的缺點是桁架生產制作復雜,所需鋼筋較多;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樓板的缺點是預應力張拉工藝復雜,效率較低,預制構件的反拱值大;混凝土帶肋的疊合樓板缺點是自重增大,異形混凝土肋制作難度大,腹板預留孔洞麻煩。
如公開號CN103334526A的發明公開了一種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包括底板、至少一條鋼腹板、至少一條翼緣;所述鋼腹板和翼緣的數量相同,鋼腹板垂直固定設置在翼緣和底板之間。該疊合底板的鋼腹板和翼緣是分別制作的,不是一體的,施工難度大。
如授權公告號CN205502382U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帶肋疊合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至少一組上部結構,所述上部結構包括垂直設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混凝土腹板和設置在所述混凝土腹板上的上翼緣,所述上部結構與所述底板之間設置有鋼筋支架。該疊合底板的肋有混凝土上翼緣,預制生產難度大。
如授權公告號CN102535711B的發明公開了鋼結構建筑用疊合樓板,由混凝土預制底板,中間龍骨和現澆混凝土頂層組成,混凝土預制底板由熱鍍鋅鋼絲網、橫向卡槽鋼帶、側板和澆鑄混凝土層組成,中間龍骨縱向間隔設置與混凝土預制底板之橫向卡槽鋼帶固定連接,其制作過程先要制作混凝土底板,然后用螺栓連接固定安裝龍骨,生產工藝復雜,其中間龍骨為C型鋼、折形鋼帶或鋼筋桁架,其龍骨制作復雜,造價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輕鋼龍骨骨架混凝土疊合樓板底板,以解決或改善上述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輕鋼龍骨骨架混凝土疊合樓板底板,其包括鋼筋混凝土底板和輕鋼龍骨骨架;鋼筋混凝土底板內縱橫布置構造鋼筋網;輕鋼龍骨骨架由縱向布置的C型輕鋼龍骨和橫向布置的U型輕鋼龍骨組成;C型輕鋼龍骨開口側按一定間距安置若干支撐卡。
優選地,鋼筋混凝土底板厚度為60mm,寬度1000-1200mm,長度不大于6000mm。
優選地,構造鋼筋網中的縱向構造鋼筋放置在橫向構造鋼筋上。
優選地,輕鋼龍骨骨架放置在構造鋼筋網的橫向構造鋼筋上,與縱向構造鋼筋錯開。
優選地,輕鋼龍骨骨架的C型輕鋼龍骨和U型輕鋼龍骨是由鍍鋅或非鍍鋅鋼帶經冷彎工藝軋制而成,壁厚在0.6-2.5mm范圍內,C型輕鋼龍骨高度不小于50mm,U型輕鋼龍骨高度不大于C型輕鋼龍骨高度的一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858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