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最小漿體理論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284186.4 | 申請日: | 2021-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055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寧英杰;楊暉;陳徐東;白麗輝;趙穎超;傅永剛;龔世文;黃祎涵;陳旭光;王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G16C6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14 | 代理人: | 郭薇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最小 理論 混凝土 配合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最小漿體理論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漿體和骨料,并控制所述漿體和骨料之間的表觀密度的差值在預設范圍內,所述漿體包括水泥、摻合料和水,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細骨料,所述細骨料包括機制砂和占所述細骨料總重12.5~50.00%的疏浚砂;
S2根據最小漿體理論,確定能夠達到所述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所需的漿體體積和細骨料的體積砂率,進而確定粗骨料、細骨料、水泥、摻合料的用量和用水量;
S3將所述粗骨料、細骨料、水泥、摻合料和水按照S2的用量混合,并加入減水劑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所述混凝土;
所述S1中,所述水泥的表觀密度為3145kg/m3,所述摻合料的表觀密度為2150kg/m3,所述粗骨料的表觀密度為2638.40kg/m3,所述細骨料的表觀密度為2627~2590kg/m3;
所述S2中包括,結合所述表觀密度、包裹骨料的平均漿體厚度建立漿體體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結合所述漿體體積計算公式和最小漿體理論確定最小漿體體積及其對應的細骨料體積砂率的過程;
結合所述表觀密度、最小漿體體積及其對應的細骨料體積砂率確定細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的骨料用量計算過程;
以及,結合最小漿體體積、粉膠比和水膠比確定水泥、摻合料和水的用量的漿體用量計算過程;其中,所述粉膠比為摻合料占漿體總重的百分比,所述水膠比為水占漿體總重的百分比;
所述包裹骨料的平均漿體厚度為20μm;
所述最小漿體體積為0.46~0.64m3,最小漿體體積對應的細骨料體積砂率為0.31~0.19;
所述細骨料的用量為299.82~557.55kg,所述粗骨料的用量為1229.08~1285.33kg;
所述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C30~C50時,所述水膠比為0.28~0.43;
所述粉膠比為35.00;
所述減水劑占水泥總重的1.50%,且所述減水劑的固含量為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最小漿體理論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飽和面干吸水率為0.20%,所述細骨料的飽和面干吸水率為0.20~0.4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8418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