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影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83515.3 | 申請日: | 2021-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90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森恵太郎;宮田敏行;伊藤和善;森崎想;小柳圣;中尾元春;原瞳子;井上徹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商業創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G15/20 | 分類號: | G03G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茜;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東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影 裝置 圖像 形成 | ||
1.一種定影裝置,其具備:
能夠旋轉的環狀傳送帶;
面狀發熱單元,至少沿所述傳送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側的端部經由壓接部壓接于旋轉體,與所述傳送帶的內表面接觸的下游側的邊緣部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具有0.01mm以上且0.2mm以下的曲率半徑的彎曲形狀或遍及所述尺寸切開有邊緣部的形狀;及
保持單元,配置于所述傳送帶的內部并以壓接于所述旋轉體的方式保持所述面狀發熱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
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沿所述傳送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側的端部位于壓接部的內部,沿所述傳送帶的移動方向的上游側的端部位于壓接部的外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
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與所述傳送帶內表面接觸的下游側的邊緣部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具有0.01mm以上且0.05mm以下的曲率半徑的彎曲形狀或遍及所述尺寸切開有邊緣部的具有復數個角部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
所述面狀發熱單元通過將沿著與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一體地形成的復數個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集合體隔著沿著長度方向形成于相鄰的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邊界的缺口槽分離來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
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與所述傳送帶內表面接觸的下游側的邊緣部進行切削或研磨加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
所述面狀發熱單元的沿所述傳送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側的端部對所述旋轉體的壓接量大于上游側的端部對所述旋轉體的壓接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
所述保持單元位移到沿所述旋轉體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而配置。
8.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圖像形成單元,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圖像;及
定影單元,對形成于所述記錄媒體的圖像進行定影,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使用了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定影裝置作為所述定影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商業創新有限公司,未經富士膠片商業創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8351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