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D型打結器原理的雙齒盤驅動打結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1279427.6 | 申請日: | 2021-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3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姜迪;翟松青;彭勇;尹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力鼎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F15/14 | 分類號: | A01F15/14;A01F1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打結 原理 雙齒盤 驅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基于D型打結器原理的雙齒盤驅動打結器,包括框架和轉桿,所述框架的后側與轉桿的前側活動連接,所述轉桿的表面套設有活動環(huán)。本發(fā)明新型通過設置轉桿、活動環(huán)、連接板、刀板、收納槽、對接裝置、推板、軟墊、定位槽、卡槽、容納槽和卡接裝置的配合使用,拉動活動環(huán)在轉桿表面移動,活動環(huán)移動帶動連接板移動,連接板移動帶動刀板移動至合適位置,解決了現有驅動打結器在使用時,沒有對刀具進行位置調節(jié)的裝置,當刀具位置不對時,切割時會導致繩結位置預留過長,這樣會過度浪費繩索,而且刀具都是通過兩個螺栓進行固定,當對較粗的繩索切割時,更換刀具的過程比較麻煩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打結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D型打結器原理的雙齒盤驅動打結器。
背景技術
驅動打結器用于對農村稻麥秸稈和干青牧草的打捆,在使用時無需多人抬起稻麥堆,只需驅動打結器與相應機器配合即可完成,綜上所述,現有驅動打結器在使用時,沒有對刀具進行位置調節(jié)的裝置,當刀具位置不對時,切割時會導致繩結位置預留過長,這樣會過度浪費繩索,而且刀具都是通過兩個螺栓進行固定,當對較粗的繩索切割時,更換刀具的過程比較麻煩。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基于D型打結器原理的雙齒盤驅動打結器,具備調節(jié)刀具和便捷更換的優(yōu)點,解決了現有驅動打結器在使用時,沒有對刀具進行位置調節(jié)的裝置,當刀具位置不對時,切割時會導致繩結位置預留過長,這樣會過度浪費繩索,而且刀具都是通過兩個螺栓進行固定,當對較粗的繩索切割時,更換刀具的過程比較麻煩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的,基于D型打結器原理的雙齒盤驅動打結器,包括框架和轉桿,所述框架的后側與轉桿的前側活動連接,所述轉桿的表面套設有活動環(huán),所述活動環(huán)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前側活動連接有刀板,所述活動環(huán)的內腔開設有收納槽,所述收納槽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對接裝置,所述收納槽的內腔活動連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頂部貫穿收納槽并固定連接有軟墊,所述轉桿的左側和右側均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靠近推板的一側開設有卡槽,且卡槽的數量為多個,并均勻開設于定位槽靠近推板的一側,所述連接板的內腔開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卡接裝置,所述收納槽的內腔活動連接有拉桿,所述刀板前側的左側和右側均固定連接有對接板,所述連接板后側的左側和右側均開設有與對接板配合使用的對接槽,所述對接板靠近對接槽內壁的一側與對接槽的內壁接觸,兩個對接板相反的一側均開設有卡接槽。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定位槽的內腔活動連接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靠近活動環(huán)的一側與活動環(huán)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對接裝置包括卡桿,兩個卡桿相反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靠近收納槽內壁的一側與收納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卡桿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套環(huán)。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套環(huán)的內腔活動連接有滑桿,所述滑桿靠近收納槽內壁的一側與收納槽內壁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推板后側的左側和右側均開設有擠壓孔,所述擠壓孔的內腔活動連接有擠壓塊,所述擠壓塊靠近卡桿的一側與卡桿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卡接裝置包括移動板,兩個移動板相反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個固定板相對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與卡接槽配合使用的卡接塊,所述卡接塊靠近卡接槽的一側貫穿容納槽并延伸至卡接槽的內腔,兩個固定板相反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兩個移動板相反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桿,所述容納槽靠近限位桿的一側開設有與限位桿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桿靠近限位槽內壁的一側與限位槽的內壁接觸。
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移動板的頂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擠壓板,所述擠壓板的頂部通過轉軸與拉桿活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力鼎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泰州市力鼎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794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