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銅鈮復合結構板制作超導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275342.0 | 申請日: | 2021-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513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超;張琦;王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5H7/18 | 分類號: | H05H7/18;H05H7/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復合 結構 制作 超導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銅鈮復合結構板制作超導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取若干塊銅鈮復合材料板進行退火處理;2)對根據腔體形狀和尺寸對各銅鈮復合材料板進行沖壓成型;3)切除各銅鈮復合材料板端部處于待焊接位置的銅層;4)將各銅鈮復合材料板對接形成腔體,然后在合縫處進行電子束焊接及打磨;5)在腔體外表面切割形成的豁口處,以純銅粉為材料,采取噴粉的方式進行3D打印,然后進行打磨處理,確保腔體外表面平整、無縫隙;6)對腔體的內表面進行清洗,完成超導腔的制作。該方法制作的超導腔具有機械性穩定、低溫下熱傳導性能優異、成本低、加速梯度較高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作超導腔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利用銅鈮復合結構板制作超導腔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射頻超導加速腔是超導電子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具有加速電壓高、束流阻抗小、可連續波加速和運行費用低等優勢,現已被廣泛應用于各類高能加速器和和光源裝置。射頻超導腔的理想超導材料應該具備低的表面電阻、高的臨界溫度和臨界磁場。鈮是具有較高臨界溫度(Tc=9.2K)的第Ⅱ類超導體。目前,國內外制作鈮材超導腔的技術路線主要有兩條,分別是高純鈮超導腔和銅鈮濺射超導腔。高純鈮超導腔的加速梯度比較高,過年來經過電拋光、摻氮、中溫烘烤等多種后處理工藝手段的研發改進,加速梯度和品質因數有了進一步提高,國際上目前高純鈮超導腔加速梯度Eacc最高可達59MV/m,其缺點是其機械穩定性較低,在低溫下(2K)熱傳導性能較差,且價格較昂貴;銅鈮濺射鍍膜超導腔具有機械穩定性高,低溫下熱傳導性能遠大于純鈮等優點,但其加速梯度稍低(約10~20MV/m),且由于其薄膜結構,后處理手段受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利用銅鈮復合結構板制作超導腔的方法,該方法制作的超導腔具有機械性穩定、低溫下熱傳導性能優異、成本低、加速梯度較高的特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利用銅鈮復合結構板制作超導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若干塊銅鈮復合材料板進行退火處理;
2)根據腔體形狀和尺寸對各銅鈮復合材料板進行沖壓成型;
3)切除各銅鈮復合材料板端部處于待焊接位置的銅層;
4)將各銅鈮復合材料板對接形成腔體,然后在合縫處進行電子束焊接及打磨;
5)將腔體放入3D打印設備中,以純銅粉為材料,采取噴粉的方式在腔體外表面(銅層)的豁口處進行“填充式”打印,然后進行打磨處理,確保腔體外表面平整、無縫隙;
6)對腔體的內表面進行清洗,得超導腔。
步驟1)的具體操作為:
取兩塊銅鈮復合材料板,再進行超聲波清洗,然后放入真空高溫爐中進行退火處理,其中,退火溫度為600℃,退火時間為5~10h。
步驟2)的具體操作為:
將銅鈮復合材料板放入模具中,根據1.3GHz單cell超導腔的尺寸進行沖壓及拉伸處理,以形成兩個大小相同、能夠翻轉扣合的碗狀結構。
步驟3)中切除的銅層寬度為0.5~1cm。
步驟5)中,利用3D金屬打印設備在腔體外表面(銅層)的豁口處以純銅粉為材料進行噴粉打印。
步驟5)與步驟6)之間還包括:對腔體的外表面進行除毛刺打磨。
步驟6)中對腔體的內表面采用高壓水清洗、化學拋光、電拋光或離子濺射拋光的方式進行清洗。
步驟6)的具體操作為:對腔體的內表面進行清洗,再對腔體進行摻氮處理,完成超導腔的制作。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753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