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冠疫苗接種后智能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54104.1 | 申請日: | 2021-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25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4 |
| 發明(設計)人: | 肖春艷;彭艷紅;譚玲玲;王志敏;肖麗艷;全素琴;肖琳;肖玉蓉;呂菊圓;李倩;肖艷蘭;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5/01;A61B5/0205;A61B5/145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岳麓慧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70 | 代理人: | 王中華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疫苗 接種 智能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冠疫苗接種后智能監測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第一監測終端、第二監測終端以及預警終端;第一監測終端包括:第一通訊模塊、面色掃描模塊以及皮膚濕度檢測模塊;第二監測終端包括:第二通訊模塊、數據分析模塊及數據輸入模塊;預警終端包括:第三通訊模塊及報警模塊;數據輸入模塊,用于向疫苗接種者展示不良反應輸入窗口,以便于疫苗接種者手動輸入不良反應數據;數據分析模塊,用于根據面色數據、皮膚濕度數據、不良反應數據以及預設的報警規則分析生成報警命令;報警模塊用于接受報警命令,并根據報警命令確定是否向醫護人員發出報警,能夠及時檢測疫苗接種者的健康狀態,提升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處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醫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冠疫苗接種后智能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日益嚴峻,國內偶有反彈,為防控疫情,早日筑起免疫防線,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正在加快推行,疫苗接種后常規需觀察30分鐘,一般是接種者自行在觀察區域休息,對于不良反應的監測缺乏有效的監測手段,只能通過接種者自主上報來發現不良反應,不利于不良反應的及時處理。且由于群眾對于疫苗接種后的觀察不重視,缺乏與疫苗不良反應相關知識,很多人接種完疫苗后稍微停留就離開,甚至不做停留直接離開,不利于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及時發現和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冠疫苗接種后智能監測系統,能夠及時檢測疫苗接種者的健康狀態,提升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處理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冠疫苗接種后智能監測系統,包括:第一監測終端、第二監測終端以及預警終端;
所述第一監測終端包括:第一通訊模塊、與第一通訊模塊電性連接的面色掃描模塊以及與第一通訊模塊電性連接的皮膚濕度檢測模塊;
所述第二監測終端包括:與第一通訊模塊通訊連接的第二通訊模塊、與第二通訊模塊電性連接的數據分析模塊及與所述數據分析模塊電性連接的數據輸入模塊;
所述預警終端包括:與第二通訊模塊通訊連接第三通訊模塊及與所述第三通訊模塊電性連接的報警模塊;
所述面色掃描模塊,用于掃描疫苗接種者的面色,并生成面色數據;
所述皮膚濕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疫苗接種者的皮膚濕度,并生成皮膚濕度數據;
所述第一通訊模塊,用于從面色掃描模塊及皮膚濕度檢測模塊采集面色數據及皮膚濕度數據并傳輸至第二通訊模塊;
所述數據輸入模塊,用于向疫苗接種者展示不良反應輸入窗口,以便于疫苗接種者手動輸入不良反應數據;
所述數據分析模塊,用于從第二通訊模塊獲取面色數據及皮膚濕度數據以及從數據輸入模塊獲取不良反應數據,并根據所述面色數據、面色數據、不良反應數據以及預設的報警規則分析生成報警命令;
所述第二通訊模塊用于從第一通訊模塊接收面色數據及皮膚濕度數據并傳輸至數據分析模塊以及向第三通訊模塊發送報警命令;
所述第三通訊模塊用于接收報警命令并傳輸至報警模塊;
所述報警模塊用于接受報警命令,并根據報警命令確定是否向醫護人員發出報警。
所述第一監測終端還包括與所述面色掃描模塊電性連接的提示模塊;
所述提示模塊,用于按照預設的提醒周期向用戶發出面色掃描提醒并啟動面色掃描模塊。
所述面色掃描模塊為紅外線掃描模塊,能掃描疫苗接種者面部的血流情況,并根據疫苗接種者面部的血流情況生成面色數據。
所述第一監測終端為智能手環,所述第二監測終端為平板電腦。
所述預警終端還包括:與第三通訊模塊電性連接的預警控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華大學,未經南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541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