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乳化液泵站的潤滑系統和乳化液泵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47693.0 | 申請日: | 202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58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向虎;陳國輝;陳佳樂;陳超;孫鴻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六煤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18 | 分類號: | F04B5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求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600 | 代理人: | 劉毅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乳化 泵站 潤滑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乳化液泵站的潤滑系統和乳化液泵站,該潤滑系統包括多個精準潤滑末端及獨立的外循環供油單元;其特點是將傳統結構中的油箱和傳動箱分開,所有潤滑均采用強制潤滑,并通過獨立的控制裝置實現完全可控的潤滑。此種潤滑方式避免了傳統的油箱和傳動箱一體結構存在的由于安裝布置傾角等造成的飛濺潤滑失效、由于飛濺潤滑造成的系統發熱等問題;同時油箱與傳動箱分開布置更利于油脂的管理,實現潤滑系統的閉環管理,解決了由于油液污染造成的傳動系統失效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潤滑技術及機械工程液壓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乳化液泵站的潤滑系統和乳化液泵站。
背景技術
大型煤炭企業綜采工作面支護設備設計的液壓動力源普遍使用高壓大流量乳化液泵,其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與可靠性直接影響煤炭企業的生產和經濟效益。
隨著煤礦向智能化、數字化、無人化發展,對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越來越高,使得泵站的設計理念也發生了變化,由傳統的抗污染設計設計、適宜的加工工藝性能、高冗余高余量,向精密控制、高精度要求精準余量設計轉變。
目前,煤礦乳化液泵站普遍采用傳動部件侵入油箱的設計結構,將傳動部件箱和油箱合二為一,傳統400升以下乳化液泵站完全依靠飛濺潤滑,實現傳動部件的潤滑,而400升以上大流量泵站逐步實現了飛濺潤滑和強制潤滑相結合的潤滑方式。油箱和傳動箱合二為一的設計結構比較簡單,技術上也很成熟,其存在如下難以克服的問題:(1)油箱和傳動箱合二為一,油液存在內循壞,不能實現完全外循環,造成油液質量無法有效控制,特別是傳動系統磨損產生的污染物不能及時排出系統,造成傳動系統的磨損加劇、故障上升和壽命減低;(2)傳動系統易造成油液溫度上升、熱平衡點向上偏移,不利于油液質量的控制,也不利于油液的穩定性;(3)不利于設備的檢修維護,易造成油液的污染和浪費;(4)關鍵潤滑部位做不到精準潤滑。
近些年來,高端泵站得到迅速發展,其對潤滑系統要求越來越高,出現了一些飛濺潤滑、同軸強制潤滑、外部獨立潤滑向結合的潤滑系統,這種方式采用多系統冗余設計,設計復雜,設備成本也比較高。另外,新系統雖然保證了潤滑系統的可靠,但同樣加劇了冷卻系統的負擔,造成油液溫度上升過快,油液粘度及熱平衡點的偏移等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煤礦乳化液泵站潤滑系統的上述缺陷,保證泵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乳化液泵站的潤滑系統和乳化液泵站。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乳化液泵站的潤滑系統,所述乳化液泵站包括傳動箱體,所述傳動箱體內設有依次聯動的動力軸、齒輪副、曲軸、連桿、滑塊及柱塞。所述潤滑系統包括:多個精準潤滑末端,被配置為所述傳動箱體內的各傳動零部件的潤滑點供油以實現精準潤滑;供油單元,被配置為多個所述精準潤滑末端強制輸入潤滑油,為外循環管路,具有過濾裝置、冷卻裝置、控制裝置及油箱,所述油箱獨立設置在所述傳動箱體之外。
優選的,所述精準潤滑末端為噴嘴、油孔或油槽。
優選的,所述傳動零部件包括曲軸軸承、動力軸軸承、齒輪副、滑塊、柱塞、連桿軸瓦及連桿襯套。
優選的,所述供油單元包括:第一油管,配置為輸入潤滑油;一號輸油通道,一端與所述第一油管連通,另一端連通至所述曲軸軸承的軸承座處的一號噴嘴;二號輸油通道,一端與所述第一油管連通,另一端連通至所述動力軸軸承的軸承座處的二號噴嘴;三號輸油通道,一端與所述第一油管連通,另一端連通所述齒輪副處的三號噴嘴;四號輸油通道,一端與所述第一油管連通,另一端連通至所述滑塊處的四號噴嘴;五號輸油通道,一端與所述第一油管連通,另一端連通至所述柱塞處的五號噴嘴;六號輸油通道,位于所述曲軸內,一端與所述第一油管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曲軸的連桿頸外表面;七號輸油通道,位于所述連桿的連桿體內,由所述連桿軸瓦延伸至所述連桿襯套。
優選的,所述六號輸油通道包括軸向通道與徑向通道,所述軸向通道由所述曲軸的一端沿軸向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徑向通道由所述軸向通道延伸至所述曲軸的連桿頸外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六煤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六煤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476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接口調用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含四棱豆豆莢的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