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云網絡管理方法及相關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45556.3 | 申請日: | 202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92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廖文昭;張慷;桑潔麗;王曉文;魏中國;叢寧蘊;周偉;張屆新;張玲;陸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 | 分類號: | H04L67/10;H04L67/141;H04L45/12;H04L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孫寶海;袁禮君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云 網絡 管理 方法 相關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多云網絡管理方法及相關設備。所述多云網絡管理方法應用于包含多個云平臺和數據交換網絡的多云網絡,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與每個所述云平臺連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向目標云平臺的連接請求,所述目標云平臺為多個所述云平臺中的一云平臺;確定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目標路由路徑;根據所述目標路由路徑,建立與所述目標云平臺的通信連接。本發明的多云網絡管理方法及相關設備能夠實現對多云網絡的統一管理,使企業用戶通過一根專線即可靈活訪問分布在不同云平臺上的應用,靈活便捷地實現企業用戶與云平臺之間的專線直連及企業用戶在不同云平臺上的資源的云云互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云網絡管理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需要上云。對于企業中不同的云業務開發者和云業務消費者,如何構建混合云,通過統一管理平臺實現多云連接,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傳統用于云平臺的連接主要使用點對點的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絡)等技術進行。二層及以下點對點專線模式下,企業需要基于不同云的部署位置租用多條專線,通過手動切換或企業內部自組網調度實現對不同云應用的訪問和本地內容上傳,業務靈活性低、多云訪問體驗差,且云網協同復雜。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發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多云網絡管理方法及相關設備,能夠實現對多云網絡的統一管理,使企業用戶通過一根專線即可靈活訪問分布在不同云平臺上的應用,靈活便捷地實現企業用戶與云平臺之間的專線直連及企業用戶在不同云平臺上的資源的云云互聯。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多云網絡管理方法,應用于包含多個云平臺和數據交換網絡的多云網絡,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與每個所述云平臺連接,所述多云網絡管理方法包括:接收向目標云平臺的連接請求,所述目標云平臺為多個所述云平臺中的一云平臺;確定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目標路由路徑;根據所述目標路由路徑,建立與所述目標云平臺的通信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確定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目標路由路徑,包括:獲得所述連接請求的當前網元節點;獲得自所述當前網元節點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至少一條路由路徑;測試每條所述路由路徑的多項網絡性能數據;根據每項所述網絡性能數據的權重,計算每條所述路由路徑的網絡性能值,根據所述網絡性能值確定所述目標路由路徑。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網絡性能數據包括傳輸時延、丟包率和價格;每項所述網絡性能數據的權重可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建立與所述目標云平臺的通信連接,包括:獲得所述目標路由路徑的各路由節點,所述路由節點包括所述數據交換網絡的至少一個網關網元節點和所述目標云平臺的接入網元節點;分別向各所述路由節點發送IP隧道開通請求,建立所述連接請求的當前網元節點經各所述路由節點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IP通信隧道。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建立與所述目標云平臺的通信連接,還包括:當所述連接請求為多個所述云平臺中異構于所述目標云平臺的一當前云平臺與所述目標云平臺的連接請求,獲得發起所述連接請求的主賬號;根據所述主賬號與所述當前云平臺、所述數據交換網絡和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賬號之間的映射關系,管理所述當前云平臺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業務會話。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管理所述當前云平臺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業務會話,包括:分別記錄所述主賬號與所述當前云平臺的賬號之間的第一會話、所述主賬號與所述數據交換網絡的賬號之間的第二會話及所述主賬號與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賬號之間的第三會話;通過所述主賬號的映射,進行所述第一會話、所述第二會話和所述第三會話之間的會話轉換,實現所述當前云平臺經所述數據交換網絡至所述目標云平臺的業務會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455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