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槽型壁板的反變形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07827.6 | 申請日: | 2021-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98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翔;梁金柱;張建財;劉志陸;江鋒;李江波;呂道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16 | 分類號: | B23K9/16;B23K3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謝傾佳;黃華蓮 |
| 地址: | 5107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壁板 變形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船舶壁板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槽型壁板的反變形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1、制作連接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其中,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分別設置連接板的前后兩端,連接板包括多個依次連接的壁板單元,壁板單元包括平直板條和梯形板條;步驟S2、將第二封板、連接板和第一封板焊接形成連接板,根據連接板的變形量制作托架,托架能使連接板發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變形;步驟S3、將第一封板、連接板和第二封板放置在托架上,使連接板與托架的表面貼合,并進行焊接,從而形成平面度滿足要求的連接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壁板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槽型壁板的反變形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船舶制造過程中,為了控制船舶的重量,艙室的圍壁板多由薄壁板構成,由于槽口的存在,使薄壁板的焊接為非對稱焊接,導致薄壁板焊后必然出現彎曲變形現象,而長久以來大家認為此類型槽型壁與封板焊接后的變形是不規則的,故現在通常是在焊接后對薄壁板進行平面度校正,常規處理方法為先進行油壓矯平,再進行火工調平;但這種做法涉及到起重工、冷加工、火工等特殊工種的配合,工序較多,制作周期長,且制作成本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工序少、加工效率高和加工成本低的槽型壁板的反變形加工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槽型壁板的反變形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制作槽型壁板,其中,槽型壁板包括連接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分別設置連接板的前后兩端,連接板上沿左右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梯形凹槽;
步驟S2、將第二封板、連接板和第一封板焊接形成槽型壁板,根據槽型壁板的變形量制作托架,托架能使連接板發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變形;
步驟S3、將第一封板、連接板和第二封板放置在托架上,使連接板與托架的表面貼合,并進行焊接,從而形成平面度滿足要求的連接板。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還包括步驟S4,對連接板的平面度進行檢測。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采用拉線的方式對連接板的平面度進行檢測。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在步驟S2和步驟S3中,焊接為二氧化碳保護焊。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相鄰兩個梯形凹槽的中心軸之間的距離為280mm-320mm。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梯形凹槽的槽底寬度為65mm-75mm。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梯形凹槽的槽深為45mm-55mm。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托架的上表面為圓弧面。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方案,圓弧面的弦長為0.9m-1.1mm。
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槽型壁板的反變形加工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通過反變形法使焊接后的連接板為平面,焊后即可實現連接板的平整,后續無需對連接板進行平面度調整,加工工序少,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加工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槽型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槽型壁板的仰視圖;
圖3是托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槽型壁板;11、連接板;111、梯形凹槽;12、第一封板;13、第二封板;2、托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未經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078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