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色建筑節能墻體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82149.2 | 申請日: | 202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21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曉勇;林達;陳安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鴻創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B1/74;E04B1/64;E04C2/30;E04C2/52;E04C2/296;F24F5/00;F24F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廣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6001 | 代理人: | 張啟炎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建筑節能 墻體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綠色建筑節能墻體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內部開設有散熱腔,所述本體上開設有出風口與進風口,所述進風口一側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另一端連接有螺旋扇葉,所述轉桿與進風口相對應的位置處固連有凸輪,所述進風口處連接有彈性膜,所述彈性膜與進風口處的本體側壁之間連接有彈性體,所述彈性膜上與進風口內部分別安裝有單向閥;本發明能夠將外界的氣體源源不斷的充入散熱腔的內部底端,使得散熱腔中的氣體緩慢向上流動并從出風口流出,從而能夠將墻體內部的熱量有效的帶出,提高了墻體的保溫效果,從而使得墻體在使用時更加綠色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綠色建筑節能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墻體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朝陽面的墻體,由于其往往需要長時間接受光照直射,尤其是在夏季,墻面的溫度實際要遠高于空氣溫度,室內由于往往有空調等制冷設備溫度更是要低于外界,而墻體由于持續的蓄積熱量,內外溫差較大,即便是采用多層保溫結構隔熱,隔熱效果依然不佳,也因此導致室內制冷設備能耗較大。
公開號為CN112196179A的一項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綠色建筑節能墻體及其施工方法,該墻體括本體以及嵌于本體內的保溫板,所述保溫板將本體分為內墻和外墻,所述外墻內設有貫穿外墻上下端面的通風道以及至少兩道連通于通風道的引風道,所述引風道的開口位于墻體的外表面。本申請具有有效的提高墻體的隔熱性能,降低室內的降溫能耗效果。
上述的墻體雖然能夠通過在內部設置通風道的形式進行散熱,但由于墻面對迎面而來的風產生阻礙作用,使得外界的風難以有效的灌入通風道中,從而影響通風道對墻體內部的散熱效果。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綠色建筑節能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綠色建筑節能墻體,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內部沿其高度方向開設有散熱腔,所述本體外側壁的上下兩端分別開設有與散熱腔相連通的出風口與進風口,所述進風口一側的本體側壁上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中心軸與本體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轉桿的另一端連接有螺旋扇葉,所述轉桿與進風口相對應的位置處固連有凸輪,所述進風口處連接有彈性膜,所述彈性膜與進風口處的本體側壁之間連接有彈性體,所述彈性膜上與進風口內部分別安裝有單向閥;現有的墻體雖然能夠通過在內部設置通風道的形式進行散熱,但由于墻面對迎面而來的風產生阻礙作用,使得外界的風難以有效的灌入通風道中,從而影響通風道對墻體內部的散熱效果;而本發明中的墻體在使用時,由于螺旋扇葉的朝向與墻面的長度方向相一致,當風沿著墻面行進時,此時螺旋扇葉在風力的作用下能夠帶動轉桿上的凸輪有效的轉動,使得凸輪的端部能夠反復的擠壓彈性膜,當彈性膜被擠壓時,此時彈性膜內部的氣體受壓通過進風口的單向閥噴入散熱腔底端,當彈性膜不再受壓并在彈性體的作用下進行復位時,此時彈性膜上的單向閥工作并能將外界的氣體吸入,如此往復,使得彈性膜能夠將外界的氣體源源不斷的充入散熱腔的內部底端,使得散熱腔中的氣體緩慢向上流動并從出風口流出,從而能夠將墻體內部的熱量有效的帶出,提高了墻體的保溫效果,從而使得墻體在使用時更加綠色環保。
優選的,所述散熱腔的底端設有儲水盒,所述散熱腔的內壁上設有防潮層;通過在儲水盒內部預先存有一定量的冷卻水,當墻體的溫度升高時,冷卻水蒸發并對墻體內部的熱量進行吸收,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墻體的散熱效果,而防潮層可以為貼合在散熱腔內壁上的膜材料,能夠減少蒸發的水汽對墻體產生的破壞。
優選的,所述防潮層表面設有吸水層,所述吸水層的底端伸入至儲水盒的內部底端;吸水層能夠將儲水盒中的冷卻水進行吸附,使得冷卻水能夠與散熱腔直接接觸,同時也增大了冷卻水的受熱面積,使得冷卻水能夠更高效的蒸發,進一步加強了墻體內部的散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鴻創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鴻創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821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