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經緯儀基線靈活引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79021.0 | 申請日: | 2021-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32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新;馬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新;馬威 |
| 主分類號: | G01C17/00 | 分類號: | G01C17/00;G01C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7000 吉林省白***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緯儀 基線 靈活 北方 | ||
本發明的名稱為:一種雙經緯儀基線靈活引北方法。屬于雙經緯儀線段指向測量基線(雙經緯儀連線)北向引入通用技術領域。解決了雙經緯儀擺放較近,采用坐標推算法以及衛星測北法導致引入基線北向誤差較大的技術問題。該方法可根據不同經緯儀數量(兩臺或三臺)、不同賦北方式(自主尋北或利用已知北向賦北),建立二經緯儀、三經緯儀、二轉三經緯儀引北模型,實現雙經緯儀基線靈活引北。二經緯儀引北模型J基北=J北?J終點+π,J基北=J北?J起點+2π;三經緯儀引北模型J基北=J北+J3?J終點,J基北=J北+J3?J起點+π;二轉三經緯儀引北模型J基北=J北+J終點+J移動?2π,J基北=J北+J起點+J移動?π。該方法主要用于采用雙經緯儀對線段進行絕對指向測量時,可不受場地大小限制,在室內外均方便可實現雙經緯儀基線高精度靈活引北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雙經緯儀基線(雙經緯儀連線)北向通用引入方法。
背景技術
雙經緯儀測量法作為空間線段高低角、方位角測量的一種重要手段,有著精度高、易實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為了精確測量空間線段絕對指向,當雙經緯儀位置確定后,需要精確給出雙經緯儀連線北向,即基線北向。雙經緯儀基線可根據兩臺經緯儀擺放位置坐標推算獲得,也可以在兩臺經緯儀上各安裝一個衛星測北儀終端,通過衛星測北方法獲得基線北向。但當兩臺經緯儀擺放較近,就會受到坐標推算法以及衛星測北法由于距離較近時誤差較大的影響。因此采用坐標推算法或衛星測北方法均不適用。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出雙經緯儀基線北向確定方法,即引北方法。該方法建立了二經緯儀、三經緯儀、二轉三經緯儀引北模型,支持自主尋北和利用已知北向賦北。對線段進行絕對指向測量時,可不受場地大小限制,在室內外均方便可實現雙經緯儀基線高精度靈活引北操作。
自主尋北指通過系統自帶的衛星測北儀尋北,將測北儀移動站固定在經緯儀上,用經緯儀瞄準測北儀基準站,即獲得了經緯儀與測北儀基準站連線北向。也可以采用陀螺經緯儀獲取北向。已知北向賦北指利用已知點與遠方標準點北向,將其中一臺經緯儀對中、調平、瞄準遠方標準點,再通過雙經緯儀對瞄,即獲得了雙經緯儀連線北向。
北向通常用坐標北或真北來表示。無論是自主尋北或已知北向賦北,得到的都是一臺經緯儀與某個遠方瞄準點的北向。要根據自主尋北或已知北向賦北獲得基線北向,必須建立引北模型。本發明示例中所有經緯儀均設為右盤顯示,即右旋經緯儀時,讀數逐漸增加。當全部經緯儀設置為左盤時,公式也可使用。
發明內容
發明了一種雙經緯儀基線靈活引北方法,該方法可根據不同經緯儀數量(兩臺或三臺)、不同賦北方式(自主尋北或利用已知北向賦北),即通過已知北向、衛星測北儀、陀螺經緯儀等方式,建立二經緯儀、三經緯儀、二轉三經緯儀引北模型,實現雙經緯儀基線靈活引北。
附圖說明
圖1二經緯儀引北示意圖(已知北向賦北);
圖2二經緯儀引北示意圖(衛星測北儀)
圖3二經緯儀引北示意圖(陀螺經緯儀);
圖4三經緯儀引北示意圖(已知北向賦北);
圖5三經緯儀引北示意圖(衛星測北儀);
圖6三經緯儀引北示意圖(陀螺經緯儀);
圖7二轉三經緯儀引北示意圖(已知北向賦北)。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新;馬威,未經馬新;馬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790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