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多回路高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環流突變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78573.X | 申請日: | 202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49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莊開智;江志磊;張世強;秦忠磊;李征南;孔德山;顧雷;劉春序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伊春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H9/08;H02H9/02;H02H7/22;H02G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敌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85 | 代理人: | 李建國 |
| 地址: | 153000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回路 高壓 電力電纜 護套 環流 突變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解決多回路高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環流突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高壓單芯電纜在進行長距離輸電時,在一個回線路中每三段組成一組交叉互聯回路且每段相等,通過三相的交叉互聯抵消感應電勢時接地電流為零;在所述高壓單芯電纜在進行長距離輸電的工作工程中,通過在交叉互聯的直接接地處增設一串接保護抑制器,用以抑制環流;增設氧化鋅閥片,用于抑制電纜護套環流的同時保護所述高壓單芯電纜。本申請解決了高壓電纜環流產生的高壓風險缺乏有效改進方案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高壓電纜環流分析及治理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解決多回路高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環流突變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兩端直接接地的電力電纜護套環流主要成分有兩種,一種是容性電流,另一種是感應電流,分別是電纜運行中,電壓通過電纜的容性作用,在接地線上產生的電流,另外一個是由于線芯電流通過電纜的感性產生的電流,電纜護套接地電流是這兩種電流的矢量和。
在電纜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由于短時故障電流遠遠大于正常工作電流,因此在其金屬護套上感應的故障電壓亦遠遠高于正常感應電壓;同周圍的平行導線,如控制電纜、通訊電纜等也感應了危險電壓。
針對相關技術中高壓電纜環流產生的高壓風險缺乏有效改進方案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多回路高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環流突變的方法,以解決高壓電纜環流產生的高壓風險缺乏有效改進方案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解決多回路高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環流突變的方法。
根據本申請的一種解決多回路高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環流突變的方法包括:高壓單芯電纜在進行長距離輸電時,在一個回線路中每三段組成一組交叉互聯回路且每段相等,通過三相的交叉互聯抵消感應電勢時接地電流為零;在所述高壓單芯電纜在進行長距離輸電的工作工程中,通過在交叉互聯的直接接地處增設一串接保護抑制器,用以抑制環流;增設氧化鋅閥片,用于抑制電纜護套環流的同時保護所述高壓單芯電纜。
進一步地,在所述高壓單芯電纜中敷設平行接地導線即回流線。
進一步地,判斷在增設有所述回流線的情況下,是否滿足發生單相短路故障感應電壓的條件;
如果滿足,在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單點互聯并接地的電纜線路旁平行敷設一根金屬導線,用于在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通過所述回流線有接地故障電流。
進一步地,當流經所述回流線的電流增大時,反感應電勢增大,用以降低壓單芯電力電纜護套的金屬護層上的感應電壓。
進一步地,在所述高壓單芯電纜中敷設平行接地導線即回流線并在現場實施排列,
將回流線敷設在所述高壓單芯電纜的三相電纜間距之內,用以就避免了正常運行時產生的環流損耗。
進一步地,當無法將回流線敷設在所述高壓單芯電纜的三相電纜間距之內排列時,則將所述回流線盡量靠近電纜。
進一步地,將不同排列方式下的護套環流計算參數分別輸入進不同的MATLAB子程序中,需要通過矩陣運算輸出結果,其中,輸入參數包括:輸入電纜護套環流參數,其中所述電纜護套環流參數至少包括:負載電流I、護套半徑R、相間的間距,護套單位阻抗、分段長度、兩端接地電阻、頻率、大地電阻率;根據所述輸入電纜護套環流參數,計算各護套感應電壓,同時確定由互感組合Xa1-Xan組成的矩陣;根據所述各護套感應電壓、所述由互感組合Xa1-Xan組成的矩陣,確定整個系數矩陣A;所述輸出結果包括:根據A ls=U確定ls,將向量ls輸出得到單點互聯電纜線路中的各相環流。
進一步地,方法還包括:對所述回流線的界面選擇時,按照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和持續時間來驗算其穩定性;對所述回流線的排列布置方式,使電纜正常工作時在回流線上產生損耗最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伊春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伊春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785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