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升黑土地力的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76750.0 | 申請日: | 2021-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069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洪兵;鄭金玉;羅洋;李瑞平;隋鵬祥;王浩;袁野;劉武仁;王云福;徐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40 | 分類號: | A01G22/40;A01G22/20;A01B79/02;A01C1/06;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升 黑土 地力 玉米 大豆 輪作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輪作種植的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升黑土地力的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本發明方法包括整地、種子預處理、大豆施底肥、大豆播種、大豆除草、大豆收獲、玉米施底肥、玉米播種、施加追肥、玉米除草、玉米收獲等幾個步驟。本發明解決了土壤耕層深度變淺、土壤容重增高,犁底層堅硬、耕層有效土壤量明顯減少、秸稈量大、全量覆蓋還田導致地溫低、播種質量不好,肥料利用率低、病蟲草害危害程度加劇等生產問題。應用本發明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可實現玉米畝產量248.6公斤,保苗率高達93.2%/公頃,自然降水利用效率每公頃可達18.3%,經濟效益可達20584.1元/公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輪作種植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升黑土地力的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吉林省傳統的玉米種植方式為春季采用常規播種機播種,結合播種進行側施種肥,在玉米拔節期結合中耕進行追肥。秋季玉米收獲后,少量根在留茬田里,其余秸稈全部機械打包移出田外,然后用旋耕機進行淺旋整地(深度為10-15cm),以備翌年春季播種。
然而,上述傳統耕作技術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長期小型動力耕作,土壤耕層深度變淺;二是缺乏大型動力深耕深松作業,土壤容重增高,犁底層堅硬;三是長期淺層耕作,耕層有效土壤量明顯減少;四是長期掠奪式經營,土壤有機質減少,肥力退化等重大科技問題,著力解決秸稈量大、全量覆蓋還田導致地溫低、播種質量不好,肥料利用率低、病蟲草害危害程度加劇等生產問題。因此,提供一種工藝優化的提升黑土地力的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對于維持糧食供求平衡以及實現我國玉米高產、穩產、優質的糧食生產根本目標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克服傳統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工藝優化的提升黑土地力的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升黑土地力的玉米大豆輪作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當耕層解凍8~12cm時,進行滅茬、深松起壟,壟向直;
(2)選擇豆類專用種衣劑對大豆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3)結合翻整地施底肥,所述底肥包括尿素31.5~38.5kg/hm2,磷酸二銨70~105kg/hm2和硫酸鉀56~84kg/hm2;
(4)大豆播種:
播種時期:4月25日~5月10日;
播種方式:當土壤3~5cm處地溫為10~12℃時,采用免耕播種的方式播種大豆;
播種時施肥:施加尿素13.5~16.5kg/hm2,磷酸二銨30~45kg/hm2和硫酸鉀24~36kg/hm2;
(5)大豆除草:
在大豆播種后出苗前使用撲·乙乳油、乙草胺、唑嘧磺草胺的混合水溶液進行土壤噴霧;
(6)大豆收獲:
當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收獲大豆;
(7)玉米施底肥:
一次性施加N:55~65kg/hm2,P2O5:80~120kg/hm2,K2O:60~100kg/hm2;
(8)玉米播種:
播種時期:第二年4月15日~5月15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未經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767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信息錄入掃描裝置
- 下一篇:一種耗材管理方法及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