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座椅總成和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74168.0 | 申請日: | 2021-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95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旭飛;葛忠社;康保山;彭子明;張勇;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27 | 分類號: | B60N2/427;B60N2/62;B60N2/68;B60N2/9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關向蘭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座椅 總成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車輛座椅總成和車輛,車輛座椅總成包括支架組件、坐墊骨架總成、支撐骨架、儲物盒以及發泡坐墊,支架組件用以將所述車輛座椅總成整體固定到車身地板上;坐墊骨架總成與支架組件固定連接;支撐骨架收容部分所述坐墊骨架總成并與所述坐墊骨架總成固定連接;儲物盒與支架組件連接并支撐在所述支撐骨架和車身地板之間;發泡坐墊包覆并固定在所述支撐骨架背離車身地板的一側;其中所述支撐骨架還形成有朝向所述發泡坐墊凸出的防下潛凸臺,所述發泡坐墊形成有卡槽,所述防下潛凸臺嵌合于所述卡槽內。本發明技術方案提升了乘員乘坐車輛時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座椅總成和應用該車輛座椅總成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汽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日益重視,乘員下潛導致的潛在傷害風險也越來越受關注;2015版C-NCAP評價規程中規定:當碰撞過程中,若因安全帶或座椅等因素導致假人骨盆發生單側下潛,則減去0.5分;發生雙側下潛,則減去1分。第二排假人下潛現象通過假人髂骨受力情況來進行判斷:在假人骨盆向前,髂骨受力減小階段,在持續1ms時間范圍內,若髂骨力減小速率大于1000N/ms,判斷發生了下潛;在骨盆回彈階段,若減小速率大于1000N/ms,但此時髂骨力小于2400N的情況除外。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第二排座椅對乘車的舒適性、安全性等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汽車第二排座椅,僅為發泡坐墊。第二排座椅的該結構特點對乘員的束縛作用減弱,在正面碰撞過程中,乘員髖部受慣性作用前移,壓迫座椅座墊受力變形,由于第二排座椅下潛工藝不足,使得座墊變形嚴重,導致第二排乘員出現下潛問題容易產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通過新技術的設計應用解決第二排乘員保護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座椅總成,旨在提升后排成員的乘車安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車輛座椅總成,包括:
支架組件,用以將所述車輛座椅總成整體固定到車身地板上;
坐墊骨架總成,與所述支架組件固定連接;
支撐骨架,收容部分所述坐墊骨架總成并與所述坐墊骨架總成固定連接;
儲物盒,與所述支架組件連接并支撐在所述支撐骨架和車身地板之間;以及
發泡坐墊,包覆并固定在所述支撐骨架背離車身地板的一側;
其中,所述支撐骨架還形成有朝向所述發泡坐墊凸出的防下潛凸臺,所述發泡坐墊形成有卡槽,所述防下潛凸臺嵌合于所述卡槽內。
本申請提出的車輛座椅總成設置技術方案為支撐骨架收容部分坐墊骨架總成,而將發泡坐墊包覆在支撐骨架上,并通過在支撐骨架上形成有朝向發泡坐墊凸出的防下潛凸臺,防下潛凸臺嵌合于發泡坐墊中的卡槽內,由此,通過支撐骨架收容部分坐墊骨架總成,使得車輛座椅總成的支撐結構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可以對乘員進行有效支撐,通過發泡坐墊包覆在支撐骨架,人乘坐過程中舒適性較佳,而進一步通過支撐骨架上防下潛凸臺的設置,可以在車輛緊急制動過程中,抵抗乘員的下潛趨勢,并通過儲物盒支撐在支撐骨架和車身地板之間,在緊急制動人體向前移的情況下,通過儲物盒的支撐作用,可以實現二次防下潛作用,從而綜合提高了乘員的安全性能。
可選地,所述支撐骨架為EPP材質。
可選地,所述發泡坐墊包括主體部以及連接于主體部邊緣的裙邊,所述支撐骨架包括形成有所述防下潛凸臺的基體部以及連接在所述基體部周緣的法蘭邊,所述法蘭邊和所述基體部之間配合形成有限位槽,所述裙邊卡入所述限位槽內。
可選地,所述裙邊形成有倒鉤結構,所述限位槽形成為與所述倒鉤結構適配的階梯槽狀。
可選地,所述防下潛凸臺形成于所述基體部靠近車輛車頭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741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