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73155.1 | 申請日: | 2021-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97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左紅堂;吳曉林;趙鵬;任建霖;薛璞鑫;崔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核大地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愛民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注漿坡面 植被 修復 方法 | ||
1.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坡面清理;
步驟二、坡面裂隙注漿,先對坡面裂隙進行灑水濕潤,待裂隙及周圍巖石充分濕潤后,對裂隙內注入生態漿料,直至裂隙注滿;
步驟三、坡面鋪設防護網;
步驟四、坡面生態噴漿,將生態漿料噴到坡面上,坡面坡度小于40°時的坡面噴漿厚度不小于10cm;坡面坡度為40°以上時的坡面噴漿厚度不小于5cm;
步驟五、坡面養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漿料的基礎原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種植土1080份,草炭土160份,保水劑0.7份,生物酶固化劑0.5份,復合肥0.0056份,有機肥25份,種子0.25份,水20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土的PH值為6.5~7.8,全鹽含量低于0.5%,容重不大于1.35g/cm3,有機質含量為12g~80g/kg;
所述草炭土中有機質含量70%~80%,腐殖酸40%-50%,PH值為5~5.5成偏酸性,容重低于0.8g/cm3;
所述保水劑包括聚丙烯酸鉀88%,水8%~10%,交聯劑0.5%~1.0%,并且所述聚丙烯酸鉀中含鉀24.5%;
所述復合肥中高濃度氮磷鉀總量不低于40%,低濃度氮磷鉀含量不低于25%;水溶性磷含量不低于40%,水分子含量低于5%;粒徑為1~4.75mm;
所述有機肥中有機質的含量為24%~27%,氮素含量為0.7%~0.8%,磷素含量為0.45%~0.6%,鉀素含量為0.3%~0.6%;
所述種子包括高羊毛、黑麥草、紫花苜蓿、榆樹、椿樹、刺槐、檸條、紫穗槐、皂角其中的任意三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坡面清理包括,在坡面上設置安全保障設施,從坡頂到坡底的順序對坡面上的危石、浮石進行清理,并保留坡面碎石及原有植被。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坡面裂隙注漿中,第一次向坡面裂隙噴射生態漿料并灌滿后,每間隔30-120分鐘進行一次補漿,直到裂隙中的生態漿料不再沉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坡面鋪設防護網中,所述防護網為機編雙扭結單層鍍鋅鐵絲網,并且防護網網片的形狀為正六邊形,網片絲徑φ2.0,網目邊長5cm,網間搭接不小于20cm;所述防護網通過多個錨桿固定于坡體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的入巖深度為30-50cm,錨桿間距為1.5m×1.5m,并且錨桿與網片之間用鐵絲連接加固。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網距離坡面3-5c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實施步驟五、坡面養護前先覆蓋椰絲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生態噴、注漿坡面植被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覆蓋椰絲毯時,沿坡頂到坡頂的順序進行鋪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核大地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未經中核大地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731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