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車載PHM的受電弓故障報警方法、裝置及軌道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62372.0 | 申請日: | 202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93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梁建英;劉泰;楊杰;王智超;張亞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00 | 分類號: | B61L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 地址: | 2661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車載 phm 受電弓 故障 報警 方法 裝置 軌道 車輛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車載PHM的受電弓故障報警方法、裝置及軌道車輛,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圖像采集設備在連續時間節點內采集受電弓的第一視頻數據流;響應于第一視頻數據流中的受電弓的故障報警信息,提取故障報警信息的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其中,第一特征向量指向故障報警信息對應的預設起始時間節點,第二特征向量指向故障報警信息對應的預設結束時間節點;根據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在第一視頻數據流中提取第二視頻數據流,并根據故障報警信息和第二視頻數據流生成報警決策。本發明通過對軌道車輛受電弓出現的故障進行報警,并存儲故障時刻及故障發生前后一定時間的視頻信息,提高司乘及檢修維護人員處置受電弓故障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車載PHM的受電弓故障報警方法、裝置及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高速動車組的PIS系統僅實現受電弓視頻的實時監控功能,當受電弓發生火花、異常降弓、異物撞擊(例如撞鳥)等故障時,PIS顯示屏會彈出故障報警信息,司乘人員看到報警信息后通過故障發生時間在旅客信息服務系統(以下簡稱PIS)的硬盤錄像機檢索該視頻,方能獲取并處置故障,由于需要司乘人員手動檢索,無法第一時間獲取故障關鍵時刻視頻信息,導致司乘及檢修維護人員獲取及處置受電弓故障的效率極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車載PHM的受電弓故障報警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需要司乘人員手動檢索,無法第一時間獲取故障關鍵時刻視頻信息,導致司乘及檢修維護人員獲取及處置受電弓故障效率極低的缺陷,通過車載預測與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Health Management,以下簡稱PHM)主機搭載的軟件模型,對軌道車輛受電弓出現的故障進行報警,具備視頻播放功能的車載顯示裝置接收到該報警信息并存儲故障時刻及故障發生前后一定時間段內的視頻信息,司乘人員可通過調取故障視頻,可以提高司乘及檢修維護人員處置受電弓故障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車載PHM的受電弓故障報警裝置。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軌道車輛。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種基于車載PHM的受電弓故障報警方法,應用于服務器,所述服務器與圖像采集設備連接,所述圖像采集設備采集受電弓的圖像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所述圖像采集設備在連續時間節點內采集所述受電弓的第一視頻數據流;
響應于所述第一視頻數據流中的所述受電弓的故障報警信息,提取所述故障報警信息的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向量指向所述故障報警信息對應的預設起始時間節點,所述第二特征向量指向所述故障報警信息對應的預設結束時間節點;
根據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在所述第一視頻數據流中提取第二視頻數據流,并根據所述故障報警信息和所述第二視頻數據流生成報警決策。
需要說明的是,第二視頻數據流包含了受電弓發生故障報警的時間段信息,以及相應的受電弓圖像相信,以便于通過第二視頻數據流準確獲取受電弓的相關狀況。
在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預設起始時間節點為故障報警信息的發生時刻,預設結束時間節點為故障報警信息的結束時刻。
在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預設起始時間節點為故障報警信息前的1分鐘,預設結束時間節點為故障報警信息結束后的1分鐘。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響應于所述第一視頻數據流中的所述受電弓故障報警信息的步驟中,具體包括:
獲取所述圖像采集設備采集的所述受電弓的即時形貌信息,并根據所述即時形貌信息與所述受電弓的預設形貌信息進行比對;
確定所述即時形貌信息不滿足所述預設形貌信息,獲取所述受電弓的故障報警類型;
根據所述故障報警類型生成所述故障報警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623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