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EGR控制的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61629.0 | 申請日: | 202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7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倩;江楠;張家林;申宗;高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1/42 | 分類號: | G05B1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楊曉萍 |
| 地址: | 261001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egr 控制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一種EGR控制的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該方法包括通過擴張觀測器ESO觀測得到EGR閥門當前開度值、EGR閥門當前開度的一階導數以及擾動量,并根據EGR閥門當前開度值、EGR閥門當前開度的一階導數以及擾動量,計算得到EGR閥門的占空比,然后根據占空比,對EGR閥門的開度進行控制。基于上述方法,通過ESO直接估算系統擾動量,使得在計算EGR閥門的占空比的時候,能夠考慮系統擾動量的大小,進而使得EGR閥門實際開度值比更加接近EGR閥門的目標開度值,從而減少控制系統的調節時間,提高EGR系統的響應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發動機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EGR控制的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日益嚴格的發動機廢氣排放要求,通常會配合發動機設置廢氣再循環(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系統,EGR通過將發動機排出的部分廢氣回送到進氣管中,再與新鮮混合氣一起再次進入氣缸,降低進氣中的含氧量,從而降低燃燒溫度,減小排放污染。但是,在廢氣再循環的過程中,如果循環利用的廢氣過多,會導致進入氣缸的含氧量不滿足規定值,進而影響發動機的功率,因此,根據發動機的實際工況,控制EGR的占空比,進而實現對EGR閥門的開度的控制,保證發動機在正常使用的同時,也能降低廢氣排放,顯得十分重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傳統方案通過PID控制器實現EGR系統的閉環控制,在PID控制的過程中,按差值的比例(P)、積分(I)和微分(D)進行控制。具體來說,現有方法主要是計算EGR閥門開度參考值和EGR閥門當前開度值的差值,然后將差值輸入到PID控制器中,進而得到輸出占空比,控制EGR系統。
然而,PID控制中P、I和D的增益難以調節,無法根據反饋不斷更新,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不斷試湊,因此若采用PID控制方式,會存在EGR系統響應性滯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EGR控制的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通過ESO直接估算系統擾動量,使得在計算EGR閥門的占空比的時候,能夠考慮系統擾動量的大小,進而使得EGR閥門實際開度值比更加接近EGR閥門的目標開度值,從而減少控制系統的調節時間,提高EGR系統的響應性。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EGR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從擴張觀測器ESO觀測得到的EGR閥門當前開度值、EGR閥門當前開度的一階導數以及擾動量,計算EGR閥門的占空比,然后根據所述占空比,對EGR閥門的開度進行控制。
在上述方法中,通過ESO直接估算系統擾動量,使得在計算EGR閥門的占空比的時候,能夠考慮系統擾動量的大小,進而使得EGR閥門實際開度值比更加接近EGR閥門的目標開度值,從而減少控制系統的調節時間,提高EGR系統的響應性。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在從擴張觀測器ESO中觀測得到EGR閥門當前開度值、EGR閥門當前開度的一階導數以及擾動量之前,還包括:建立EGR系統的二階微分方程,并基于二階微分方程,構建擴張狀態觀測器ESO。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建立EGR系統的二階微分方程,具體通過如下公式得到:
其中,為閥片轉角的二階導數,J=(Jg+n2*Jm),u為H橋電路的占空比,為閥片轉角的一階導數,ks為復位彈簧的勁度系數,θ為閥片轉角,n為傳動輪齒比,Vb為電池電壓,km為電動勢和角速度的關系系數,R為電阻,kb為電流與電磁扭矩的關系系數,T0為復位彈簧在靜態位置的初始扭矩,Tf為摩擦力,Tα為氣流沖擊扭矩。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構建擴張狀態觀測器ESO,包括:
根據二階微分方程,得到EGR系統的擴張狀態方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616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