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薄型金屬化薄膜專用規格油屏蓋板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57140.6 | 申請日: | 202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26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古紅濤;石兆峰;朱永倫;方前;韓成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銅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14/56 | 分類號: | C23C14/56;C23C14/20;C23C14/24;C23C14/58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強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銅陵***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薄型 金屬化 薄膜 專用 規格 蓋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薄型金屬化薄膜專用規格油屏蓋板,涉及鍍膜機的油屏蔽裝置技術領域,包括:蓋板主體,所述蓋板主體的頂端兩側設置有安裝孔,所述蓋板主體的底端設置有揮發槽孔、環形密封槽,所述環形密封槽位于揮發槽孔的外側,所述蓋板主體內部位于揮發槽孔的內壁頂端設置有連接。本發明通過設置噴射孔可對薄膜噴射屏蔽油,噴射孔之間的間距為8.98mm,由于此間距略小于超薄型小規格產品中的空白間距9mm,而生產過程中的張力變化導致超薄型薄膜在蒸鍍起始位置時的幅寬略大于蒸鍍完畢后的幅寬,通過“一減一增”的方式來調整油噴口間距尺寸,彌補蒸鍍過程因張力變化引起的膜卷幅寬波動,降低了蒸鍍后膜卷的首尾誤差,從而能夠減少壓刀次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鍍膜機的油屏蔽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超薄型金屬化薄膜專用規格油屏蓋板。
背景技術
膜電容器所使用的金屬化薄膜,需要通過真空卷繞鍍膜機蒸發沉積金屬,在蒸發沉積金屬之前,整幅膜面需要根據下游客戶薄膜電容器的技術指標要求被隔離成指定的寬度,油屏規格蓋板是高真空鍍膜設備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鍍膜設備使用的是接觸式油屏蔽系統,屏蔽油(一種特殊的油)蒸汽通過油屏規格蓋板上的噴口不斷地噴涂到連續運動的薄膜上,鍍膜時黏附在膜上的油預熱揮發,有油蒸汽屏蔽的地方金屬原子就無法附著沉積,形成所謂的“空白帶”也即屏帶,相鄰兩個屏帶之間的距離即為一個規格寬度,同樣,蓋板相鄰噴口之間的距離也即為一個規格寬度,傳統油屏蓋板油噴口之間間距一致。
而鍍膜設備在生產超薄型小規格產品的過程中,由于薄膜厚度只有1.9μm,相鄰空白帶之間距離只有9mm,金屬化膜卷首尾因超薄型薄膜自身張力變化導致膜面幅寬尺寸變化較大,致使膜卷分切過程中需多次停機進行“壓刀”,以確保金屬化薄膜留邊尺寸一致,金屬化膜留邊尺寸大小不一容易造成后續薄膜電容器卷制的芯子容量超差,嚴重的話會引起薄膜疊加卷繞時芯子短路,造成薄膜電容器耐壓擊穿,膜卷分切過程中的“壓刀”不僅增加了人員的操作工時,也耽誤了勞動生產效率,另外由于高溫影響,其蓋板容易受到高溫影響發生變形,導致連接位置容易出現間隙,從而影響蓋板的密封性,不利于金屬化膜卷的鍍膜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超薄型小規格產品在鍍膜操作時,容易因自身張力導致膜面幅寬尺寸變化較大,致使膜卷分切過程中需多次停機進行“壓刀”以及蓋板容易受高溫影響導致密封性變差的問題,提供一種超薄型金屬化薄膜專用規格油屏蓋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超薄型金屬化薄膜專用規格油屏蓋板,包括:
蓋板主體,所述蓋板主體的頂端兩側設置有安裝孔,所述蓋板主體的底端設置有揮發槽孔、環形密封槽,所述環形密封槽位于揮發槽孔的外側,所述蓋板主體內部位于揮發槽孔的內壁頂端設置有連接孔;
弧形頂塊,所述弧形頂塊位于蓋板主體的頂端,所述弧形頂塊的頂端設置有噴射孔;
密封單元,所述密封單元位于蓋板主體的底端且與環形密封槽的內壁相互套接,用于對蓋板主體的連接處進行密封。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單元包括有環形密封條、弧形膨脹塊、第一弧形收縮塊、連接塊以及第二弧形收縮塊,所述環形密封條的外壁與環形密封槽的內壁相互套接,所述環形密封條的內壁設置有密封倉,所述密封倉的內壁底端設置有輸氣孔,所述弧形膨脹塊位于環形密封條的底端,所述第一弧形收縮塊位于弧形膨脹塊的底端,所述連接塊位于第一弧形收縮塊的底端,所述第二弧形收縮塊位于第一弧形收縮塊的下方且位于連接塊的兩側。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膨脹塊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弧形膨脹塊與第一弧形收縮塊中間位置設置有膨脹倉,所述輸氣孔貫穿環形密封條與膨脹倉的內壁頂端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弧形收縮塊的數量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二弧形收縮塊呈豎直方向均勻分布在連接塊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銅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銅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571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