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及腰型孔銑孔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53297.1 | 申請日: | 202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7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耀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聯陽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5/02 | 分類號: | B23C5/02;B23C5/10;B23C3/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艷;徐勛夫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段 加工 共振 銑刀 腰型孔銑孔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及腰型孔銑孔加工工藝,其中,所述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包括刀頭,所述刀頭包括同軸設置且一體連接的第一刀頭部和第二刀頭部;并且,所述第一刀頭部的外徑比第二刀頭部的外徑小;其中:所述第一刀頭部包括若干個螺旋式設置的第一刀刃,第一刀刃的旋轉角度不同,相鄰第一刀刃之間分別形成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二刀頭部包括若干螺旋式設置的第二刀刃,第二刀刃的旋轉角度不同,相鄰第二刀刃之間分別形成第二排屑槽。所述腰型孔銑孔加工工藝,采用所述的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進行加工,所述腰型孔包括有兩個對側邊、兩端的內弧面;直接利用第二刀頭部對內弧位的內表面加工;所述第一刀頭部對另一對側邊的內表面加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銑刀及銑孔加工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及腰型孔銑孔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機床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表面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床的刀具與零件的共振問題成為研制、生產和使用機床等部門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目前,市面上的銑刀大多采用單刀頭結構,需要對零件不同部位進行切削加工時,需要將銑刀從機床上取下,并進行更換不同外徑的銑刀進行后續零件內孔加工,零件加工時長增加,生產效率低。現有技術中,銑刀的刀刃大多為等分設置、角度相同,在銑刀對零件進行腰型孔切削時,銑刀的刀刃對零件具有較大沖擊力,引起銑刀與零件之間強烈的振動。尤其是小型機床采用銑刀進行加工時,小型機床的扭矩較小,加工振動大,晃動明顯,振感強烈,容易造成零件幾何形狀的扭曲、零件的加工表面上留下振紋,降低了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的光潔度,同時,共振過程中,銑刀的表面容易因摩擦生熱,影響銑刀的耐用性,容易導致銑刀刀刃的損壞、斷裂。加之,傳統技術中,腰型孔的內孔加工工藝流程大多采用一次連續銑孔:使用銑刀對零件進行沿著腰型孔的周向連續依次銑,在對側邊至內弧位過渡處,振感明顯,易出現斷裂表面,內孔的振紋明顯。
因此,需要研究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及腰型孔銑孔加工工藝,其節省切削時間,提升生產效率,便于進行多分點切削,減少切削過程中共振現象的發生。以及,對腰型孔銑孔加工使得內孔表面無振紋,加工過程聲音小,工作環境更舒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包括刀頭,所述刀頭包括同軸設置且一體連接的第一刀頭部和第二刀頭部;所述第一刀頭部下端一體連接設置有柱體結構,為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下端一體連接于第二刀頭部;并且,所述第一刀頭部的外徑比第二刀頭部的外徑小;其中:
所述第一刀頭部包括若干個螺旋式設置的第一刀刃,第一刀刃的旋轉角度不同,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刀刃過中心;相鄰第一刀刃之間分別形成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刀刃的前刀面、后刀面為弧形結構設置;
所述第二刀頭部包括若干螺旋式設置的第二刀刃,第二刀刃的旋轉角度不同,相鄰第二刀刃之間分別形成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排屑槽為螺旋錯開設置;所述第二刀刃的前刀面、后刀面為弧形結構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分段加工防共振銑刀為全鎢鋼銑刀。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刀頭部包括四個螺旋式設置的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頭部為十字回旋鏢結構,所述第一刀刃的旋轉角為45°;
所述第二刀頭部包括四個螺旋式設置的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頭部為十字回旋鏢結構,所述第二刀刃的旋轉角為45°。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刀刃的頂部向下凹陷形成月牙形凹槽結構,為第一齒槽;所述第二刀刃的頂部向下凹陷形成月牙形凹槽結構,為第二齒槽。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接部外徑與第一刀頭部的外徑為相等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接部的下端部與第二刀頭部的上端部之間設置有避讓臺階,所述避讓臺階為弧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聯陽切削工具有限公司,未經東莞聯陽切削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532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